而秦采春则跟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她们,心中暗自为她们加油鼓劲。
不过,如果她们想要更安全地使用这些胭脂水粉,那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就必须格外讲究。
比如说,胭脂这种常见的化妆品,其原料就需要选用来自西域的红蓝花。
秦采春将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一一道来:“据传闻,胭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纣时期。
那时,燕国的妇女们热衷于种植红蓝花,并从红蓝花的叶子中提取汁液,制成一种用于装饰面容的脂粉。
由于这种脂粉最初是在燕国被制造出来的,因此被称为‘胭脂’。”
苏时安则摸着脑袋表示疑惑:“咦?我听到的可不是这样哦!
我所知晓的版本是,胭脂原本产于前朝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的贵族妇女经常使用‘阏氏’(即胭脂)来妆点面容。”
“确实也有这种说法,我也是有所耳闻的。”
秦采春回应道。
实际上,他本来并不打算过多阐述,以免把人说得晕头转向。
谁能想到,苏时安这家伙竟然自己就知道这么多呢!
实际上,胭脂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要形态存在于世。
其中一种乃是由丝绵浸润了红蓝花汁精心制作而成的,人们将其美称为“绵燕支”
;而另外一种则是被加工成为小巧轻薄的花瓣形状,拥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做“金花燕支”
。
这些胭脂在经历过一番阴干处理之后,便会转变成一种浓稠滑润的脂膏模样,这便是后来广为人知的胭脂了。
在当下女子们的妆容之中,胭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够让整张面庞都透露出红润健康的良好气色来。
苏时宁好奇问道:“采春哥哥为何如此了解呢?”
“我呀,自然是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啦!
等我回到家去把那本书翻找出来拿给你们……干脆我直接誊抄一份给你们吧。”
一想到之前苏时安曾经毁掉过一本做豆腐的古书的事情,他就觉得还是稳妥一点比较好,得想个其他的法子才行,否则那本珍贵的古书恐怕就难以保全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