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冶炼原油剩下的渣子,就是沥青,可以用来修路。
从沈阳城到旅顺驿的官道,和从沈阳城到山海关的官道,以后都要修建成柏油路。
分配到油田干活的,就去跟着那两个四川来的工匠,挖油井。
碗口大的窟窿,能打到地下一千多米深。
很神奇。
确实很神奇,出了大家伙儿的认知之外。
两个四川的工匠,选好了第一口油井的位置,就是定井位。
然后,上报给钦差大人。
钦差大人很兴奋,特意有请一位钦天监的大能,给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还有吉时。
开工的这天早晨,赵子涵和赵子延、赵令蕴、邢世杰等大小官员,沐浴更衣。
井位的前面,摆上了香案,供品。
钦天监的大能换上了道袍,焚香祷告上天。
大家一起,恭恭敬敬的,很虔诚的拜了再拜。
吉时已到!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旌旗招展、万众欢腾。
赵子涵身为钦差大臣,代表皇帝陛下,拿起系着红色绸布的铁锹,挖出来了第一锹土。
这就是开井口。
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众人再一次磕头拜谢。
接下来就进入了正式的挖井程序。
定井位、开井口、下石圈、凿大口、下木柱、凿小眼。
和现代挖油井的工序是完全相同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明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
号称第五大明。
被别人给学去了。
燊海井,深一千一百多米,井口只有一只碗那么大。
是几个农民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凿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说是用了三年的时间。
不管用了几年时间,都说明这个方法绝对可行。
两个四川来的工匠虽然没有凿过一千多米深的井,但是他们凿过五六百米深的井。
赵子涵和赵子延全程跟踪了五六天。
惊喜不已。
按照两个工匠说的,有可能要凿到地下几百丈深,这他娘的不得凿上个三年五载的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