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倒是肯定了关畅宋熊等人的调查思路,顺着谢芸儿家新宅的线索查了下去。
等到他将所有线索都整合在一起之后,他才和王七合、唐大、谢芸儿一起乔装成行商前往案发地霞峰口探查。
平韬不愧为名捕,即便相隔数月,他仍然能够找到有用的证据。
这证据虽然已经支离破碎,可却能和之前的一些推理串联起来,让整个案情更加明朗。
会客厅中只有关畅、平韬、离官白、王七合以及刚存好金子回来的宋熊。
只听平韬对众人道:“此案本身有三个疑点,其一为动机、其二为凶器、其三为善后。”
平韬以为歹徒的动机就是关畅他们此前猜测的惯犯抢劫杀人,只不过可疑之处在于这种规模的屠杀定是非常有组织有纪律的。
此案干净利落,除了谢芸儿逃出生天之外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而谢芸儿的险象环生也是父母的急智以及她异于常人的隐忍所致。
平韬甚至认为谢芸儿父亲谢知言换宅子的时候就已经入了这个必死之局!
也许在谢芸儿父亲发迹的时候,歹徒中就有人已经潜伏道了他身边。
这人取得了谢知言的信任一步一步设下圈套让他举家迁往潭县!
这件事不是无端猜测,而是平韬的调研所得。
他本想暗访一些往来永安县和潭县的人,问问他们在案发那几日有没有路过霞峰口。
他这才知道霞峰口那面早就不是永安县至潭县的必经之路了。
如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另一条路,那条路上因新修了一座石桥缩短了两地行程。
这就导致霞峰口那面人迹罕至了!
而谢知言作为商人不可能舍近求远,唯一的理由就是有人劝他走这条路!
在案发现场没有发现凶器,可是平韬却发现了树上留有箭矢的箭头。
想必歹人也曾清理过现场,奈何这箭头入木太深,不好拔出,索性就折断了箭矢。
若不仔细查看,根本不会发现这个箭头。
平韬通过箭头材质和形状判断这箭矢竟然出自军伍。
且不是普通弓箭的箭矢,而是弩箭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