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制造法未得详知,偶见报上记载恐亦多道听涂说,大抵总如巴比伦的阉割童儿罢。
宋长白《柳亭诗话》卷十七云:
“明制,小阉服药后过堂,令诵二月二十二一句,验其口吃与否。
此五字见李义山集,二月二十二,木兰开拆初。
服药者,初为椓人也。
事隶兵部。”
二月二十二这一句话我想未必一定出于李义山,大约只因为有好几个二字,仿佛是拗口令,可以试验口齿伶俐与否,但是使我们觉得很有意思的却是事隶兵部这句话。
为什么小阉过堂是属于兵部的呢?据魏濬《峤南琐记》(《砚云乙编》本)云:
“汪直,藤峡猺,藤峡平后以俘入。
初正统间尝令南方征剿诸峒,幼童十岁以下者勿杀,割去其势,不死则养之,以备净身之用。
此真所谓刑余也。”
这大约只是偶然一回,未必是成例,恰巧与兵部有点相关,所以抄来做材料,也可以知道奄人的别一来源耳。
《顺天府志》卷十三坊巷志上本司胡同条引明于慎行《谷城山房笔麈》云:
“正德中乐长臧贤甚被宠遇,曾给一品服色。
相传教坊司门曾改方向,形家见之曰,此当出玉带数条。
闻者笑之。
未几上有所幸伶儿,入内不便,诏尽宫之,使入为钟鼓司官,后皆赐玉。”
又沈德符《敝帚斋余谈》(《砚云乙编》)亦云:
“正德间教坊司改造前门,有过之者诧曰,异哉术士也,此后当出玉带数条。
闻者失笑。
未几上爱小优数人,命阉之,留于钟鼓司,俄称上意,俱赏蟒玉。”
游龙戏凤的皇帝偶尔玩一点把戏,原是当然的,水乡小孩看见螃蟹,心想玩弄,却又有点害怕,末了就把蟹的两只大钳折去了,拿了好玩,差不多是同样的巧妙的残酷罢。
太监是一个很有兴趣的题目,却有很深长的意义。
说国家会亡于太监,在现今觉得这未必确实,但用太监的国家民族难得兴盛,这总是可以说的了。
西欧各国无用太监者,就是远东的日本也向来没有太监,他们不肯残毁人家的支体以维男女之大防,这一点也即是他们有人情有生意的地方。
中国太监制度现在总算废除了,可是有那么长的历史存在,想起来不禁悚然,深恐正如八股虽废而流泽孔长也。
廿三年五月)
附记
案《茶香室丛钞》卷三有王振教官出身一条云:
“国朝黎士宏《仁恕堂笔记》云,黄溥《今古录》载,永乐末诏取学官考满乏功绩者,审有子女,愿自净身,许入宫中训女官,时有十余人,后独王振官至太监。
王振之恶备具史册,而云出身教官,此事未经闻见,至奉诏以教官净身供奉内庭,尤从古未有之事。”
徐树丕《识小录》亦载此说而未详备。
阉割教官,殆承庭训,未足为异。
《丛钞》又有宦官八字一条,引《癸辛杂识别集》云:
“凡宦官初阉,名曰服药,则以名字申兵部。
看命则看服药日,可不用始生日时,故常择善良日时乃腐。”
此乃与和尚出家,以此计岁,称僧腊相同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