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当户部尚书,也只能管到北方六省,现在的北方破事那么多,到处都缺钱缺粮,真当了北京的户部尚书,老师你至少要老十岁。
南京的户部尚书就不一样了,你管这七个省,比北方的尚书还多一个省。
再说了,南方多富裕呀,老师你都不需要为钱粮愁,那官当起来肯定滋润的很。”
袁可立瞪着程风:“你小子一派胡言,老师是那种贪慕享受的人吗?老师是不想到南京那个地方去养老,虚度了光阴而已。”
程风小胖脸上充满着天真,非常马屁的说道:“老师可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当然不是贪慕享受的人。
老师可还记得去年在登州见到董师伯的时候,学生同董师伯说的话?”
程风这么一说,袁可立想起来了,当时这小子说的是:“老师有机会也开导开导师伯,年纪大了,要平心静气的,另动不动的就辞官。
自己占着那个位置,总比被奸臣占去强。
就算自己不开心,也比被奸臣占去祸害百姓好吧。
再说了,占着一个重要的闲散职位,没事就同老友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多幸福的日子。”
后来这小子好像还同董世兄说了个什么?
对了这小子当时说的是:“学生谢过师伯,师伯到了南京,遇事不顺,莫要轻言告老还乡,等到明年冬天,学生自会陪伴老师去南京与师伯共事。”
想起这句话,袁可立心中一紧,看着程风的眼神都不对了。
去年老夫还在来北京上任的路上,这小子就预言说老夫今年要到南京去与董世兄共事。
这小子,他是早知会有此事,看来这是进京城,就是为这事来的。
被程风的神预言震惊的袁可立,又想起小徒弟托付自己对董其昌说的话:“南京是大明的陪都,去南京任礼部尚书,看着是个养老的闲职。
实则不然,南京的职位很重要,那是在为朝廷守着一半的天下。
不是朝廷信任的人,也不敢安排去南京。
南方那可是朝廷的大后方,北方乱,南方不一定乱,南方乱,北方必定乱。
所以南京才是大明的定海神针。
去南京任职,看着好像都是闲职,其实不然,南京稳则天下稳,南京乱则天下乱。
南京乱了,整个大明都危险,所以南京很重要。
去南京任职,不是下放,而是委予重任。
像南京这种关系朝廷生死的大后方,只有朝廷信任的人,朝廷才会安排去南京,帮朝廷守好大后方,更是一个忠臣的能力与信任的表现。
年纪大了,脾气应当收一收,遇见官场上不如意的事,莫要着急上火,要平心静气的,别动不动的就辞官,那样不好。
兄长思量一下,咱们自己占着位置,总比被奸臣占去强。
就算自己不开心,也比被奸臣占去祸害百姓好吧。
再说了,占着一个重要的闲散职位,没事就同老友喝喝茶,聊聊天,下下棋。
多幸福的日子,又能护住百姓,又能为国尽忠。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听听这些话,去年的时候自己还在用这些话语劝慰董其昌。
可这是挪到自己头上,自己却在这里想不开,生闷气。
袁可立真想给自己印一耳瓜子,这么肤浅的道理,虚谷一个小孩早就看得明白,自己一把年纪了却看不明白,还死钻牛角尖。
袁可立叹息一声:“你小子说得对,老夫愧为你的老师了,竟然看不透。
也罢,南京就南京吧,老夫去就是了,只是这职务,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91919191)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更新度。
“老师心情不应该好一点了吗?怎么还在唉声叹气的?”
程风见老师好像是已经想通了,可怎么还在唉声叹气啊?
袁可立摇摇头,叹息道:“唉,你不懂,老师没干过户部的差事,这户部尚书的位置,怕是要坏了老师的名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