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上任意一个版面讲出去,都是吹嘘的资本,足以装一波优越感。
没有买到报纸的人感到自己被人唾弃了,每天都去杂货店询问。
“掌柜的,还有《宣邑旬报》吗?”
“公子,第一期买完了,想看就等着买第二期。”
“第二期来了吗?”
“还没呢,旬报有个旬字,自然是十天一出版。
别急,已经派人去宣邑县取了。”
“还要等多久啊?”
“这个真说不准,看人家的印刷速度了。”
“到时候你可要给我留一份啊!”
“公子,这个我不敢保证。
好多人都交钱预定了,要不你也预定,这样就有保障了。”
这种事每天都在店内重复,但第一期再都没有出现在店铺内。
第一期报纸是用来试水的,也是用来吊胃口的,只印了二百份。
前期投入十五贯,第一期报纸就卖了十六贯。
一期就回本,以后岂不赚大了。
初六没有被欣喜冲昏头脑,第二期只印四百份。
他估计这个数不够,但就要造成这种抢购的势态。
更不能大量发行,让市场饱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