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武营已经分批回到了京师,现在一个骑兵卫和两个步兵卫已经满员。
朱由检是奋武营的指挥使,但奋武营的训练已经走入正轨,不需要他付出多少时间。
他担心的是其它三个营,特别是祖大寿的耀武营、袁崇焕的显武营以及满桂的骑兵卫,这些来自辽东前线的指挥官,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特战队现在正式成为朱由检的亲兵卫队,王慕九常常亲自跟随朱由检出行,连徐应元要见朱由检,都得跟他请示。
这天上午,朱由检出了奋武营的大营,去其它各营视察,第一站是祖大寿的耀武营。
祖大寿正带领士兵训练队列,亲兵突然来报:“将军,信王殿下来了。”
祖大寿转头一看,一共百余骑兵,已经快要到达营门口。
这百余士兵全部穿着亮闪闪的明光铠,铠甲外面罩着暗紫色的长袍,为首一人,也是明光铠,却是罩着白袍,正是大明信王朱由检。
祖大寿迎出几步,出了大营,一抖长袍,“噗”
地跪在营门外:“属下参见信王殿下!”
“起来吧!”
朱由检伸手扶了一下,“大寿,士兵们怎么样?能适应新的训练强度吗?”
“回殿下,士兵们还行。
只是……”
祖大寿支支吾吾。
“只是怎么样?难道士兵们不受将令?”
朱由检是第一次来看耀武营训练,不知道祖大寿将士兵整成什么样。
“士兵们的身体技能训练没有问题,但殿下的队列训练,很多士兵都混了头。”
祖大寿对此特别头痛,这些士兵基本不识字,难以分清左右,训练时常常出现转错的情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朱由检又想起老人家的话,老人家真是了不得,不仅文学、书法、政治手段、哲学思想出色,军事思想更是空前绝后,不知道老人家是怎么讲这些糅合到一起的。
宋徽宗赵佶在书画上倒有造诣,创立“瘦金体”
,结果北宋亡于金国;李煜喜欢填个词谱个曲,就把南唐弄没了。
而老人家有这么多成果,却还楞是建立了新的国家。
没有老人家的指导,他还真不知道怎么训练士兵。
现在士兵们不习惯没关系,只要发现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
“大寿,你试着专门训练左转,然后再训练右转。”
通过多次重复,在士兵的脑中逐渐形成条件反射,也许是一个好办法。
“是,殿下。
属下一定照办。”
祖大寿又是躬身向朱由检行礼。
“大寿,不要太拘束。
我只是来看看,士兵们平日的训练,是由你负责。”
朱由检感到好笑,这祖大寿也是辽东军的刺头,一个小小的参将,就敢和蓟辽经略叫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