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是一方面,陕西境内山川水泊纵横,道路难行,生产的产品很难运向全国。
所以,陕西要先修路。
有了平坦的大路,产品才能快速流向全国。”
朱由检顿了顿,好让高迎祥有思考的时间。
“修路也需要大量的男丁。
这些男丁和在工厂做工一样,也有酬劳。
另外,陕西一旦安宁,眼下正是秋种季节,一些男丁要从事农业生产,山西将再无闲丁。”
这是典型的“以工代赈”
,后世的历史上,一旦遇到经济危机,一般都会采用,既能保障百姓的收入,又能集中力量,完成国家的大型建设。
美国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度过难关的。
“如果信王殿下真的能救陕西百姓,保证我部下的安全,我愿意率部归降,听从殿下发落。”
这是高迎祥第三次提出归降,他已经有了必死之心,只要他的部下安全,陕西的百姓能渡过难关。
“既然高将军愿意归降,那我们就谈谈你的部下问题。”
高迎祥屡次说道归降,朱由检就当他已经归降了。
“殿下能放过我的部下吗?”
高迎祥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部下,这些和他一同走上谋反道路的人,核心成员就是他的亲戚、朋友、邻居,他要在自己死前给他们争取最大的利益,至少要免去诛灭之罪。
“放过?你的部下犯的是谋反之罪,按律要灭九族,岂能轻饶?”
朱由检敛去笑容,低头喝了口茶水。
“难道殿下不肯放过我的部下?”
高迎祥一激动,准备起身指着朱由检的鼻子大骂,他的身体已经前倾,双手按在方凳上。
既然投降是死,那还不如一战,横竖一个死字,还能多杀几个朝廷命官,快意恩仇。
“别激动。”
朱由检伸手向下按了按,“但念他们谋反,只是因为活不下去,实在是无奈,而且朝廷在此事上也有不当之处,可以免去他们的死罪。
然而,毕竟是谋逆大罪,如果不惩处,难以警戒后人。
所以,我打算这样处理,以罚代刑,每人罚徭役一年,为陕西百姓修路,其间只有口粮,没有酬劳。
如果他们安心服役,一年期满,释放回家。”
原来只是徭役一年,那等于没有处罚,“殿下此话当真?”
“当然,我是大明的信王,皇帝命我全权处理陕西的事。
另外,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为何关着十余万匪兵战俘了,他们将被判徭役三年,为陕西百姓修路。”
“他们为何三年徭役?”
既然这些战俘只是三年徭役,高迎祥安下心来。
“他们和你的部下不一样,他们是战俘,而你的部下是主动归降。”
朱由检又给高迎祥将了一军。
“好,果如殿下所言,草民愿意率部归降,还望殿下不要食言。”
高迎祥已经下定了最后的决心,“待部下归降之后,草民自当负荆,甘愿就戮。”
“就戮?最后说说你的问题。”
朱由检话锋一转,“高将军是安寨县人吧?高将军知道陕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以收拾的局面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