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省收到东方朔的奏折不敢怠慢,赶快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不快不行,这个奏折上面盖着刘莹的大印。
这可是刘彻亲封的朝廷命官,身兼两职,格物院顾问兼宫中司言。
更恐怖的是年仅七岁多,当朝公主刘莹殿下。
中书省优先处理了这个奏折,众人经过激烈讨论后认为:建工厂可以,但是这个建厂需要的地划的有点大了,钱也要的有点多了!
长安的地价可不便宜。
众人把讨论结果提交给刘彻,刘彻看了一下奏折。
东方朔写道格物院场地太小,产能不足,有了大一点的工厂才能造出更多的产品,创造更高的效益。
刘莹补充了格物院的未来研究方向,任务众多,比如尿不湿,活字印刷术,东海海盐,江南杂交水稻,北方杂交小麦,杂交谷栗,高炉炼铁,灌溉水车,曲辕犁,水泥,火药,玻璃,印纸币
所以格物院必须要扩建,甚至还要建立分院,在江南和东海海岸。
江南格物院研究杂交水稻,建桥,瘟疫防治;东海格物院研究海盐制作,造船术,展渔业
火枪,火炮刘莹暂时没有写,这个有点前,炼铁技术都不达标,生产不出好的钢管,写出来也没用。
而且这玩意有点危险,绝世高手被炮轰也会粉身碎骨。
汉朝造反的人又多,万一有人把这东西搞倒,汉朝怕是会倒霉。
而且初代火枪的射程还不如三石弓箭,还不能连。
铠甲也能挡住,打匈奴用不上。
初代大炮更危险,炸膛率比较高。
还不如研究诸葛神弩,投石机,机括类弩箭有用。
等到科技展到一定程度再谈枪炮。
刘彻现这些东西自己看不懂,怪不得中书省不敢批,刘莹居然要了内城相当大一块地说是建研究所和保密级别的工厂,然后在长安城外也要批一块地。
建立民生工厂,不怕技术泄露的那种,比如造纸工厂,胸衣和尿不湿工厂。
什么杂交小麦、海盐,纸币,这都是什么东西?可是因为自己的女儿刘莹创造过太多奇迹,刘彻也在不敢断言这些东西是刘莹瞎写的。
于是赶快派人叫刘莹过来,直接到北宫书房找自己。
可是太监还没出去执行命令,刘彻又说:“算了,朕亲自去找她!”
现在已经晌午,刘莹一定在后宫吃饭,刘彻立刻摆驾卫贵妃宫。
喜欢大汉最强公主请大家收藏:()大汉最强公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