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被天音劈头盖脸砸下了一堆匪夷所思的讯息之后,太子殿下已经渐渐麻木。
一开始他或许还会愤怒不平,怨恨天道赤裸裸的偏袒,乃至驳斥天音对自己的种种指摘;但等到南北朝的画卷徐徐展开,三百年归于一统的宏伟进程尽览于眼下,李建成心中渐渐也有了起伏以他的才学阅历,当然不会不懂天音在感慨南北分裂时的深刻悲悯,甚至他扪心自问,自己似乎也确实没有那个力挽狂澜,收拾三百年分裂局面的才华,更不用提“千古一帝”
。
但但李二就有这个才华么
难道,难道正因如此,天音才如此偏袒李二,不惜宽宥他逼父杀兄的大罪
李建成紧咬牙关,不觉又望了自家二弟一眼。
简单来说,这位皇帝的要求远远超出于正常水平他必须拥有顶级的军事才华,可以迅速而果断的扫清外患,为华夏争取宝贵的复元时间;他同时必须拥有顶级的治理能力,可以弥合南北分崩离析的人心,让天下重定于一尊,恢复破碎了三百年的汉文化。
换而言之,他既要是萧何、陈平、诸葛孔明,又要是韩信、卫青、霍去病;既要是汉文帝,又要是汉武帝。
天下岂有这样的人物呢
正因如此,当我们而今回顾玄武门的时候,恐怕才会忍不住感慨华夏文明的手气真是好,居然一把就抽出了那张它最需要的ssr。
当然,正因为它抽出了那张ssr,我们现在才可以这么闲情逸致的议论隋唐太宗皇帝将任务完成得太出色,太漂亮了,以至于回望唐初时甚至会产生错觉,误以为这种成功理所当然,随便换一个人都可以成就。
历史上他荡平内忧外患时如此轻而易举,甚至都会让人忽略了隋末的那一堆烂摊子。
甚至说句实话,隋朝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李二陛下挽救的,否则隋亡之后真来个第二次的南北朝,那杨家的名声就可以和司马氏比烂了
自然,我们也不是要批判李建成什么。
他的确是很出色的继承人,如果放在和平的时代,大概会是接位不二的选择。
但在唐初那样的时间点上,李建成能否顶着内外的压力,像历史上那样,完成三年平定突厥、十年天下大治、二十年海内升平,“视百姓如赤子”
的功业呢
这或许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李渊一家就出两个ssr卡,概率估计不会太大后世史学家之所以对玄武门如此宽容,原因大概也在于此。
总的来说,可以挪用一句他人的话来形容,玄武门之变虽然是篡逆,但大业恰恰落入李世民手中,未尝不是“天之佑汉厚”
。
上天依旧眷顾汉人,因此有了武德九年的那一把手气。
这个文明,总是被它最优秀的孩子保护得很好。
天音依旧在缓缓道来,李世民却渐渐觉出了不自在。
他听不懂什么“ssr“,但大抵知道这是高度的褒扬,褒扬得他都微微尴尬,乃至于生出了某种自我怀疑天音描述中,那位神文圣武、千年一见的“李二陛下”
,真的是自己么
自己居然能做到这个地步
但反应最大的还是齐王李元吉。
他好不容易从恐惧惊慌中稍稍恢复,听到天音的描述后心态立刻又是血崩被逆贼屠兄宰弟也就罢了,下手的逆贼居然还成了“千古一帝”
,还青史留名
那本王的死算什么笑话么
简单来说,李元吉也破防了。
这种冲击甚至超出了对尉迟恭的恐惧,他翻身从地上爬起,指着李世民跳脚大骂,污言秽语层出不穷,令人闻之皱眉;大概是破罐子破摔没了顾忌,滚滚脏话中居然还夹杂着对天幕的恶毒攻击,
甚至于涕泗俱下,捶胸顿足
“还有没有天理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纲纪贼老天,臭王八”
秦王府群臣一齐侧目,以极为诧异的眼光盯着四大王齐王殿下当年在并州杀掠百姓、奸、淫民女,荼毒不知凡几;这样的人物居然也会相信什么天理王法,大概真是普天之下的第一奇闻
殿下,您都不知道要一要脸的么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