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36章(第3页)

水澜无奈,只得即忙又进宫。

等见到永庆帝,他似受了多少的惊吓,额角上撞得一个大包,惊魂未定。

水澜叹了一口气,请安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永庆帝一见到水澜,虽则略略放下心,还是愤然的说:“刚才正批奏折,甄应绪领了一小太监进来说有水溶的线索,谁知那太监忽然拔出匕首要刺杀孤,幸好有御前侍卫在护驾。

孤受了一些轻伤,倒不碍事,只是没想到孤如此厚待他们二人,竟然串通一气恩将仇报,实在可恨!”

因永庆帝动了真火,水澜便说了些宽慰的话。

永庆帝长篇大论的述完,又想起:“皇叔,水溶散布出来的那些传言……”

水澜截过了他的话,蹙眉说:“那些个胡言乱语自然不该再传,抓几个杀鸡儆猴的可能会好些。”

“那些讹言,有一些,”

永庆帝虚乏的靠在边几上,微开双目,叹息道:“是真的。

孤也只能在皇叔跟前说,自甄妃的事情之后,孤已连着失寝了数日,一到晚上便苦不堪言。

所以芙蓉膏一事,也不能完全怪甄妃,其实是孤自己有心病。”

水澜看他这般光景,只得说道:“陛下的意思臣明白,只不过——”

“皇叔,孤累了。”

永庆帝突然起身,双眼一动不动的盯着水澜,悲咽道:“孤想料理好前朝的事,也想管好后宫的事,最后的结果却是反的反,死的死。

孤的身子骨也不大硬朗,这几日天天翻看从前甄妃留下的佛经,很该多加揣度一番,方能解心头疑惑。”

且不论内心如何作想,水澜还是苦劝了他一回,然而永庆帝心意已坚,便把军国大计交托于水澜,有重大决断时再差人进灵宝宫。

除此以外,因黛玉当日所赠甄妃的两本佛经,永庆帝对密宗佛法痴迷已极,还特请哲布尊丹巴活佛往京城传经,修建清宁寺让活佛转驻于此,显出了十足的信奉和支持。

尽管有上皇老臣再三上谏,永庆帝仍旧我行我素,甚至去水澜的“廉王”

封号,改立为“摄政王”

,这在当今健在且并非幼年的情形下,简直是惊世骇俗之事。

自此,永庆帝不再理朝堂俗物,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无边的佛法修持中,以求得到肉|身和心灵的双重解脱。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自从去过西藏之后,对那里的景色实在推崇备至,尤其是阿里一带。

文中虽然提到藏密,但作者相对而言更倾向于禅宗,不过清朝康雍乾三位都修密宗,据说很高明,雍和宫内还供奉着鼎鼎大名的欢喜|佛,有机会去北京可以一看。

第74章第七十三回

忽有一日刚下了朝,就有宫人慌慌忙忙跑来,悄声对水澜说:“摄政王快去瞧瞧,陛下不好了!”

水澜一听,下意识的就骂了一声:“满嘴胡说,没规矩的东西,陛下洪福齐天,能有什么不好了?”

那宫人搓着手,瘪嘴哭道:“陛下之前拜了上师后天天修炼,大约是功成圆满,要成佛去了。”

水澜一闻此言,知事情不大好,又想自己原该避嫌,便吩咐:“打发人给慈宁宫中去信,把御医都传到灵宝宫去,要紧!”

一面说,一面命人将所有侍候的僧众宫人都锁了起来,等太后来时再审问;自己先到灵宝宫去看视,幸好永庆帝只是气厥过去,面皮嘴唇有些紫胀,歇了好一会儿总算苏过来,众人这才安放下了心。

直到太后过来,带着御医再详细诊脉,神色俱有古怪。

水澜看破了也不说,太后也察觉到什么,还是要忍着悲戚,一手拉着永庆帝反复摩挲:“皇帝啊,你虽虔心,还是要循序渐进,功夫未到,且急不得。”

说着,又把伏侍的一干人都发落了一遍,问皇帝的饮食作息。

水澜深知现在非常之时,一步都行不错,就将如何处置料理都一并细回了。

太后听了两句,淡淡的说了“妥当”

二字,便一直守在永庆帝身边,泪涕直流。

如今留下无宜,水澜便先骑马回府。

到家,先忙完了朝事,又忙着进来看黛玉和水晗。

奶娘正哄着水晗睡觉,黛玉和丫头们做活计,一见他来了,丫头们都退下去,且嘻嘻的望他笑说:“今儿怎么这么早回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