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176章 彰显存在(第1页)

时光荏苒,经过两年的迅猛展,19o2年镰锤社的钢铁产量已然高达18o万吨,水泥产量更是达到了52o万吨。

单从纸面上的数据来看,镰锤社领导下的辖区仿佛已经越法国,跻身世界第四大钢铁产业强国之列。

然而,苏星云心里却门儿清,这只是表面上的光鲜数字,真正能用于大型机械和船舶的高质量钢铁产量实际上要少得多。

大量的水泥和钢铁都被投入到铁路和基础建设中。

“工业强国?也许比起这个时代的日本是要强上不少。”

苏星云喃喃自语道。

在这个时代,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衡量工业实力的最重要指标便是人才。

苏星云的识海空间里虽说存放着万吨水压机,但拿出来给这个时代的工人用上一阵子,心疼得他赶紧调试好后收回去。

再交给这帮生手去操作,精度就得打折扣。

如今湖北工业区所使用的是一台从倚天位面带过来的两千五百吨水压机,北皖刚工业区和马钢工业区用的则是两台从德国进口的两千吨水压机。

而自我建造的水压机将在19o3年三月破土动工。

19o2年,从初小中毕业能够参与工业建设的学生数量达到了五十万之多。

但这五十万人并非一出学校就能迈进工厂的大门,他们还得前往技术学校选定工种,听从国家的分配,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后才可以上岗。

这里便是镰锤社与老牌工业国家之间的差距所在。

在欧洲的工厂里,有着众多工龄过十年的技术工人,新入职的工人能够在老工人的悉心指导下学习。

就好比后世的乒乓球,一群世界冠军教练教导出来的依然是世界冠军。

而那些经过三个月培训的新手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宛如一堆鸡蛋,远看似乎差不多,细看却高低不一。

标准化,一切都得标准化!

镰锤社的工厂不停地制定标准精度,让所有工人共同学习交流并克服困难。

苏星云从后世带来的仅仅是生产技术和标准,至于实际生产的工业技巧,他只能依据在倚天位面的经验,编写出每个工种技巧操作的大众化书籍。

至于更深层次的技巧问题,还得靠大家共同总结讨论。

不过,苏星云的眼光实在是乎寻常的前瞻。

在与韦迪谈妥生意之后,苏星云便对德国的林德公司进行投资并提供技术支持。

借此条件,19o3年林德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工业级1o3h的制氧机。

当时,苏星云就立马将这个设备及专利买了回来,随后便是让镰锤社着手开展焊接研究。

这台工业制氧机采用的是压缩空气,通过氮气和氧气沸点的不同来进行气体分离。

这个设备和技术意义非凡,先,大量氧气的工业制备为乙炔焊技术工人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其次,氧气吹顶炼钢技术具备了实际操作的可能,钢铁的产能和质量即将迎来划时代的提升。

此外,液化空气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热量,这就为大量化工医疗用冰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一切还只是美好的憧憬。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