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蒙古骑兵很快发现,就连抛下那日松独自逃生的机会也没了。
在紧急商讨后,剩余的几位胆怯的百户和亲兵首领向后撤退,躲开这帮煞星的追击,再绕道返回千户所。
至于那日松的生死,只能听天由命了。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些绝望的逃兵。
没跑多远,他们就发现前方同样无路可逃。
何成率领的1500名长枪兵早已在那里严阵以待,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这一刻,蒙古骑兵的末日彻底降临,
随着包围圈的逐渐收紧,战场上的战术调整也迅速展开。
第一排的火枪兵纷纷退下子弹,以防走火误伤友军,他们手持近两米长的火枪,以密集队形稳步向前推进。
而紧随其后的第二排火枪手,则将枪口朝天,一旦有骑兵想冲过来,一律开枪打死,近距离内的高角度射击既保证了精准度,又避免了误伤己方步兵。
在这场包围战中,民兵的长枪优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他们的长枪更长,更适合在密集阵型中进行刺击。
失去了速度优势的骑兵,此刻在民兵面前仿佛成了活靶子,随着民兵们熟练的刺击动作,一个个骑兵相继倒下。
就在这时,昏迷中的那日松似乎被四周的厮杀声惊醒,他猛然睁开眼,发现自己已身处绝境。
愤怒与绝望交织之下,他颤抖着手指向那些无能的手下,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喊道:“尔等反贼,不得好死!”
随后,便因失血过多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亲兵队长见状,一边呼喊着“主子、主子”
,一边拼命摇晃那日松的身体,希望他能苏醒过来,但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失去主子的亲兵们陷入了疯狂,他们朝天狂吼,如同野兽般冲向民兵。
然而,面对训练有素的民兵,这场冲锋注定是徒劳的。
在民兵长官们整齐划一的口号声中,民兵们下意识地完成了刺击动作,一排排锋利的长枪瞬间穿透了亲兵们的身体,将他们的脸蛋、胸口、小腹捣得稀烂。
这场面相当血腥,完成刺杀后,民兵们被恶心到了。
当然,剩下的蒙古骑兵小朋友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倒在地,举手投降。
这
场战斗,苏星云一方虽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两名战士不幸牺牲,一名护村队员被垂死挣扎的骑兵砍中颈部,另一名民兵则被流矢射中眼眶,不幸离世;此外还有12人受伤,但所幸伤势轻重不一,经过妥善治疗均已康复。
然而,这些伤亡非但没有让民兵们心生畏惧,反而激起了他们杀性一些被己方绝对人数优势搞成疯狗的敌人有啥可怕的。
苏星云及其军官在战斗中始终强调对士兵伤亡的关怀与补偿,这一举措极大地稳定了军心,使得队伍即便在遭受损失后仍能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凝聚力。
正是这样的领导力和团队精神,让苏星云的队伍能够承受住战斗的洗礼,不断前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