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后,他们来到了一处极为隐秘的小港口,只见一条不起眼的小船静静地停泊在那里,船上有三位渔夫打扮的男子,其中一位显然是领头的。
这位领头人见苏星云一行人到来,上前几步,恭敬而又不失警惕地说道:“苏先生,您果然守时。
不过,规矩你懂,货得先验。”
苏星云微微一笑:“请便。”
领头人闻言,便仔细检查起每一个盐筐,他轻轻掀开筐盖,用手指捻起少许盐粒,仔细辨认其质地与纯度,脸上逐渐露出满意的神色。
检查完毕,他抬头对苏星云说道:“苏先生,您真是好手段,这精盐质量上乘,数量也不少。”
苏星云淡然回应:“不过是托了一个朋友的福,偶然得之。
这样的生意并不常有,孙当家不必过分好奇。”
孙当家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他望向苏星云身后的十位少年,眉头一皱道:“苏先生,我们这行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是身家性命之事,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
您带着这些半大的孩子,恐怕……”
苏星云早已料到对方的顾虑,他笑道:“孙当家放心,我带弟子们出来,是想让他们见见世面,增长见识。
上次与您提及时,您并未反对。
至于路上的安全,我自有安排,绝不会拖累大家。
若真有不测,您尽可先行离去,不必管我们。”
说着,苏星云话锋一转,同时添加了一个诱人的条件:“至于此次出货的收益,我提议您七我三,算是对您承担风险的补偿。
同时,我也会严格约束我的弟子们,确保他们不会给您添乱。”
孙当家闻言,心中暗自盘算,见苏星云态度坚决且开出了如此优厚的条件,还主动承担了可能出现的风险,便也不再坚持,换上一副和煦的笑容:“既然苏先生如此慷慨,我若再推辞就显得小气了。
好,上船吧!”
于是,一行人合力将盐筐抬入船舱深处,巧妙地用装鱼的筐子掩盖起来。
一切准备就绪后,三条小船悄然离开小港口,顺流而下,向着江陵方向进发。
-——分割线——
公元1339年,距离周子旺率领的佛兵起义失败已满一年,元朝在宰相伯颜的铁腕治理下,元朝上下似乎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与秩序。
但农民起义的余波虽被强力镇压,民间的不满与暗流仍在涌动,只是暂未浮出水面。
苏星云却对历史有着深刻记忆,知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的红巾军大起义。
他深知这段历史对元朝乃至整个华夏大地的深远影响,然而,现实却与他记忆中的轨迹大相径庭,红巾军大起义没有发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