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大唐盛世,自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后,历经几代帝王,国力昌盛,威名远扬。
然时光流转,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前期,这大唐的天下,又掀起了一番波澜壮阔的风云。
李隆基,本是李唐皇室后裔,自幼聪慧过人,气质不凡。
他生得剑眉星目,英气逼人,心怀壮志,欲成就一番惊天动地之大业。
其性豪爽,广交豪杰之士,身边渐渐聚集了一批能人异士,皆对他忠心耿耿。
彼时,大唐虽看似繁荣,然朝中也暗藏危机。
韦后乱政,妄图效仿武则天,把持朝政,危及李唐江山。
李隆基见此情形,心中悲愤不已,暗下决心要拨乱反正,恢复李唐正统。
一日,李隆基与他的亲信谋士们在密室商议。
他目光坚定,紧握拳头说道:“如今韦后当道,社稷危矣!
吾等身为李唐子孙,怎能坐视不管?必须挺身而出,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
众人纷纷点头,齐声应道:“愿随殿下,共举大义!”
于是,李隆基开始秘密联络各方力量,筹备起义之事。
他四处奔走,结交朝中忠义之士,如张说、姚崇等贤臣,又暗中拉拢京城禁军将领,以备不时之需。
在这过程中,李隆基结识了一位江湖豪杰,名叫郭子仪。
郭子仪身材魁梧,武艺高强,为人正直豪爽,有万夫不当之勇。
他原本在江湖中行侠仗义,听闻李隆基的义举后,深感敬佩,遂决定投身其中,辅佐李隆基。
李隆基见郭子仪一表人才,又有如此身手和侠义之心,大喜过望,当即与他结为兄弟。
经过一番精心筹备,李隆基觉得时机已到。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率领着亲信部队和禁军,发动了政变。
众人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韦后的宫殿。
韦后的守卫们惊慌失措,纷纷抵抗。
但李隆基一方士气高昂,个个奋勇杀敌。
李隆基亲自冲锋在前,他手持宝剑,剑花飞舞,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郭子仪则如同一头猛狮,冲入敌阵,杀得敌人丢盔弃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