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开朗活泼的人,如果遇到不公平待遇,他的话恐怕就比较密集了,一定是据理力争得理不饶人的。
如果我们写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遇到不公平待遇据理力争,一定是他之前的沉默寡言让他受到了利益损失,不争吵就得继续吃亏。”
“所以我们设定他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出来,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种环境同一种情况,会有不同的做法。”
“譬如说那些考研的……那些考官的,有的人年复一年地考,要么成功考上翻身,要么一直失败最后穷困潦倒而死。
而不同的人面对一直考不上的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
有些是赌徒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结果往往就是郁郁而终。”
“有些人看得开的,一直考不上就放弃了,安心回家种地当农民算了。
最后这些放弃的可能要过得好些,因为人往往容易看不清自己,当看不清自己的时候,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止也算是一种智慧了。”
“扯远了不好意思。
我的意思是,不同的人面对一直考不上这件事情,会有不同的选择。
当我们写小说的时候,我们就要尝试站在人物的角度,去思考接下来他会如何做出选择。”
“记着啊,不是你代替他做出选择,而是他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这种细节的差别,就是神作和普通作品在人物塑造上的区别。”
“另外,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人物而关心人物后续的命运。
如此一来就有了对后文的期待感。
这种对人物命运的关心和期待是我们作品能否大卖的关键。”
我的干货并不多,说多了容易露馅,赶紧道:“还有谁对塑造人物有疑问的?没有的话就过了。”
学员们比较安静,估计暂时没有想到什么有难度的问题,也难怪,他们才写了两天小说,想不到能够难倒我这小书虫的问题很正常。
情节的干货我就更少了,谁知道读者爱看什么呀!
我是读者我也只能代表一部分的人,并且我会喜欢哪种故事哪个情节就连我自己也说不准。
毕竟,当初在地球上刷短剧的时候,我是今天爱看古装,明天爱看总裁,后天爱看打脸,大后天爱看后宫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