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隔离消毒与对症治疗
发病时,应对全部羊只进行检查,发现病羊立即隔离治疗,并做好污染环境的消毒,用2氢氧化钠溶液、10石灰乳或20草木灰水彻底消毒用具和羊舍。
对严重病例应给予支持疗法。
为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可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病羊可先用水杨酸软膏将垢痂软化,除去垢痂后再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甲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每日1~2次,直至痊愈。
蹄型病羊则可将蹄部置5~10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连续浸泡3次;也可隔日用3甲紫溶液、1苦味酸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涂拭患部。
为防止继发感染,必要时可应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公共卫生】
人多因与病羊接触而感染。
主要发生于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放牧员、兽医等。
人与人之间可互相传染,手、臂伤口可增加感染机会。
潜伏期3~7d,呈现稽留热(2~4d)。
在口腔发生口膜炎后形成溃疡,或在手、前臂或眼睑上发生伴有疼痛的皮疹、水疱或脓疱,局部发痒,常见局部淋巴结肿胀,患者表现怠倦。
水疱或脓疱经3~4d破溃形成溃疡,10d后可愈合。
如有继发感染,则溃疡经3~4周始能结痂愈合,痂脱落后无疤痕遗留。
人在接触病羊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以防经损伤的皮肤发生感染。
发生本病时可采取对症疗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