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曲霉素:
可引起肝脏变性,肝细胞坏死及肝硬化,并致肝癌。
实验证明,用含oo45pp黄曲霉素饲料连续喂养小白鼠、豚鼠、家兔等可诱生肝癌。
(2)桔青霉素:
可损害肾小管,肾小球生急性或慢性肾病。
(3)黄绿青霉素:
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包括神经组织变性,出血或功能障碍等。
(4)某些镰刀菌素和黑葡萄穗素:
主要引起造血系统损害,生造血组织坏死或造血机能障碍,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55致肿瘤
某些真菌产物与肿瘤的生有着密切关系。
1黄曲霉毒素性很强,小剂量即致癌作用。
2自然界中,除黄曲霉素外,黑曲霉、赤曲霉也可产生黄曲霉毒素。
免疫原性(没多大意义)
1大部分动物对真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
2一般认为真菌感染的康复主要靠细胞免疫,在真菌的细胞免疫中,t细胞起主导作用,如t细胞受损,机体易生念珠菌病、曲霉菌病。
→血清学抗真菌抗体滴度虽然很高,可用于血清学诊断,但不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6真菌的培养(只需了解)
1营养要求不高,常用沙保培养基,加一定量的放线菌酮和氯霉素用于抑制污染菌的生长。
2ph值:4o6o→中性偏酸+对比病原性细菌:中性偏碱
3培养温度
浅部感染真菌:2228c
深部感染真菌:37c
菌落的形态、结构与颜色可作为鉴定的参考
7真菌病的微生物学检查
71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1浅部感染真菌:
可用7o酒精擦拭局部(或灭菌盐水冲洗)用灭菌刀片刮取皮屑、甲屑或毛。
2深部感染真菌:
可取痰液、血液、脑脊髓液或穿刺样本。
72直接检查
(1)抹片检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