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各种传染病存在着何种形式的病原携带状态不仅有助于对流行过程特征的了解,而且对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病的蔓延或流行也具有重要意义。
病原携带者一般分为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和健康病原携带者三类。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是指能在潜伏期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一般此时动物体内的病原体数量还很少,尚不具备排出条件,因此多无传染源的作用。
但少数传染病如狂犬病、口蹄疫和猪瘟等在潜伏期后期能够排出病原体,此时就有传染性了。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
是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一般此时的传染性已逐渐降低或消失。
但有些传染病如猪气喘病、布鲁菌病等在恢复期仍能排出病原体,因此时机体免疫力增强,虽然外表症状消失,但病原尚未肃清,对此类动物除应考查其既往病史外,还应做多次病原学检查才能查明。
(3)健康病原携带者:
是指从未出现过某种传染病的症状但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动物。
一般认为这是隐性感染的结果,只能靠实验室方法检出。
如巴氏杆菌病、沙门菌病、猪丹毒和马腺疫等疾病的健康病原携带者为数众多,可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病原携带者存在着间歇性排出病原体的现象,因此仅凭一次病原学检查的阴性结果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只有反复多次的检查均为阴性时才能排除病原携带状态。
消灭和防止引入病原携带者是传染病防控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任务非常艰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