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脂溶剂可去除囊膜中的脂质,使病毒失活。
因此常用乙醚或氯仿处理病毒,再检测其活性以确定该病毒是否具有囊膜结构。
232糖类:
一般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是某些病毒纤突的成分。
如流感病毒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与病毒吸附细胞受体有关。
3病毒的分类
31病毒的分类机构及标准
311分类机构
312病毒的命名和书写(与细菌区别)
1病毒的命名由ictv认定,其种的命名采用英文或英语化拉丁文,只用单名,不用斜体书写。
2其目、科、亚科、属分别用拉丁文后缀“-vira1es”
、“-viridae”
、“-virae”
及“vir”
并用斜体书写
313分类标准(比较重要)
1形态与结构
2核酸与多肽(核酸:单股双股正链负链dnarna)
3复制(由核酸类型决定)
4对理化因素的稳定性
5基因组
32病毒的分类现状
1目前可把所有已知病毒分为289个属、73科
2动物病毒有33科、其中脊椎动物病毒为主:27科,无脊椎动物为主:5科
3科下设属,有的科还分亚科,科和属是病毒分类的最主要单位。
4从第6次分类报告开始,病毒分3大类:
(1)dna病毒
(2)dna反转录与rna反转录类
(3)rna病毒类
亚病毒:
1是比病毒结构更为简单的微生物,其分类及有关介绍一般均附于病毒学之内。
2最重要的亚病毒有类病毒及朊病毒
(1)类病毒只含核酸不含蛋白,仅感染植物。
(2)朊病毒只有传染性蛋白质无核酸,对动物和人有致病性。
第二节病毒的复制
1概述
1病毒颗粒在细胞外是处于静止状态,基本上与无生命的物质相似,当病毒进入活细胞后便挥其生物活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