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喉头、气管有粘液性炎至粘膜变性坏死。
喉和气管粘膜充血、出血;
气管内有组织脱屑、伪膜、干酪样物及血块。
2、轻症病例,只见眼睑及眶下窦肿胀和充血。
眼结膜肿胀、增生、坏死,角膜混浊。
六、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典型病变即可作出诊断
实验室诊断
1、鸡胚接种:
取病料接种于鸡胚尿囊膜,4~5天鸡胚死亡;绒毛尿囊膜增厚,有坏死斑。
2、包涵体检查:
病料接种于鸡胚,取死胚绒毛尿囊膜作包涵体检查。
3、中和试验:
已知抗血清与病毒分离物作中和试验,可用单层细胞培养的空斑减数或绒毛尿囊膜坏死斑减数技术来测定。
4、血清学试验: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琼脂扩散试验、病毒中和试验(vn)、elisa方法等。
姬姆萨染色可检出典型的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七、防制
1、综合防制:加强平时饲养管理,改善鸡舍通风,注意环境卫生不引进病鸡,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防止病原的入侵
2、疫苗接种
(1)非疫区鸡群不接种活疫苗,从未发生过本病的鸡场不主张接种疫苗。
(2)疫区可用弱毒苗点眼、滴鼻(也有用饮水)免疫。
程序:4~5周龄弱毒苗点眼睛,12~14周龄灭活苗注射。
(3)本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鸡群一旦发病,应及时隔离淘汰病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