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刘明松走到一张书桌前,拿起桌上的笔在宣纸上描绘了起来,整个身心都完全投入其中。
差不多四十分钟后,刘明松在一张丈二整纸上完成了他的作品,等墨迹差不多风干后,盖上了他以前自己篆刻的印章,随即找来一位观众和他一起将画卷平铺展示了起来。
“哪位见多识广的同仁知道这画中场景,是我们国内哪里的景象呀?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呀?”
一位曾经也算是走过南也算闯过北的富家公子哥满脸疑惑地问道。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这画中的场景应该是倭国的景区,我曾经在书中看过几处建筑跟画中的情景很相似。”
另一位平时博览群书的大学生回答道。
“你说得没错,这画的就是倭国的冬晶,我在冬晶留过几年学,对画中的很多场景都很熟悉。”
一名去倭国留过学的观众也紧随其后说道。
“我说你们能不能把画看完再说话,没看到画上刘少爷写的那首诗吗?”
另一名观众看他们几人在那里猜来猜去,直接指着画上那首诗说道。
顿时,包括刚刚那三人在内,有不少人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在画的右上角用草书写着一首诗:
《冬晶赏烟花》
众志成城护华夏,
终将敌寇赶回家。
今朝既得千里马,
先去冬晶赏烟花。
这下众人都知道这画中的景象是哪里了,他们一时之间都想不明白,刘明松为什么偏偏要画一幅倭国景象的山水画,不由得纷纷议论了起来。
“你为什么要画我们倭国的冬晶,而且你画中的诗句是什么意思?”
梅川伊夫十分不解地急切问道。
他见刘明松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冬晶几乎有名的景点都画了出来,既对刘明松画技的熟练程度深感佩服,同时又对刘明松居然这么了解冬晶感到不可思议。
“没什么意思,你把我们金陵的琴怀河画得如此的真切,说明你对金陵至少是琴怀河非常的熟悉,所以我画一幅《冬晶赏烟花图》,用你们大半个冬晶的重要景点还之以理罢了。”
“至于为什么要叫《冬晶赏烟花图》,这只不过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心愿而已。”
刘明松随便找了个理由回复道,并没有将自己心里真正的意图告诉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