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份曾经坚定不移的帝王之气,似乎正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悄然侵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与逃避。
周皇后轻叹一声,心中五味杂陈。
她深知,作为后宫之主,她虽无法直接插手朝政,但那份对家国天下的忧虑与责任,却丝毫不减。
她只能在这深宫之中,默默祈祷,愿上天能佑我大明,佑皇上早日归来,重拾那份属于帝王的勇气与担当。
朱由检轻启朱唇,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召杨嗣昌,速来面见朕。”
言罢,他与周皇后轻言细语一番,随后步履沉稳地迈向御书房,每一步都似是在丈量着大明的未来。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朱由检深邃的眼眸与眉宇间淡淡的忧虑。
待杨嗣昌匆匆步入,躬身行礼后,朱由检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杨阁老,学府之基已固,然学子之源,尚显匮乏。
此事关乎国本,卿可有良策以解此困局?”
杨嗣昌闻言,心中虽感意外——此等事务原非其职责所系,却也迅速收敛心神,恭敬答道:“陛下圣虑深远,臣虽愚钝,但窃以为,学府既立,声名自远播。
不妨假以时日,待其声名鹊起,自然能吸引四方才俊纷至沓来。
再者,亦可颁布诏令,广开才路,鼓励地方荐举贤良,充实学府。”
朱由检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地凝视着杨嗣昌,似乎在考量其言中的可行之处。
“等待,自是应有之态,然时不我待,朕欲见此学府早日成为培育栋梁之才的摇篮。
卿之所言,颇有见地,但需再加斟酌,速拟一策,以解燃眉之急。”
一番对话,既显帝王之雄心壮志,又不失文臣之深思熟虑,御书房内,空气仿佛都因这君臣间的默契与智慧而变得更加凝重而充满希望。
"
诚然,当前学府之构建尚显粗犷,未臻完备之境,自是门庭冷落,少人问津。
然时光荏苒,待其羽翼渐丰,必能吸引四方才俊,人声鼎沸。
"
杨嗣昌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期待。
"
吾欲破陈规,昭告天下,非独男儿可逐梦学海,巾帼亦能扬帆书山。
"
朱由检的声音铿锵有力,目光如炬,"
若有女子勇于踏入学府之门,朕将特赐年俸银一两,以资鼓励。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