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越是看不起王立华,王立华就越是想要干一番大事业。
王立华的脑子里没有丝毫对法律和规矩的尊重,他认为自己的抢劫行为会被判刑,是因为自己的家庭不够有钱有势。
他甚至觉得,自己之所以会被警方轻易抓住,是因为自己一直小偷小摸,没有干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王立华认为,电影里那些国际大盗比他犯的罪要严重得多,可是警察却抓不到他们。
因此,那些惊天动地的大罪犯才是他的目标。
因此,即使在监狱里受尽老囚犯的欺负,王立华还是会主动和一些有抢劫案底的罪犯攀谈,了解他们的作案手法和被抓经历。
在长达数年的牢狱之灾中,王立华不仅学会了很多抢劫的手段,还记住了一些关于银行安保的工作信息。
比如,押运人员的数量、武器配备、运钞车的行驶路线以及银行紧急报警器的位置等等。
王立华在狱中与那些经验丰富的囚犯交谈,学习他们的犯罪经验,同时也积极表现,努力争取减刑。
然而,出狱后的王立华并没有洗心革面,反而变得更加疯狂和大胆。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假扮警察绑架受害人是王立华的鲜明作案手法,而且这种手法在前几个月的北京就曾出现过。
那是一起发生在北京平谷一家理发店的绑架案。
根据目击证人和被绑架者家属的证词,当时有几个人冒充警察冲进理发店,将富豪之子王大亮铐上手铐后,迅速离开了现场。
由于事发突然,王大亮的父亲直到王立华主动打电话给他,勒索300万赎金时,才知道自己的儿子被绑架了。
王大亮的父亲并不缺这几百万,为了确保儿子的安全,他在报警后还是按照王立华的要求将钱交了出去。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立华在拿到赎金后并没有将王大亮放归,反而将他灭口了。
吴若甫绑架案发生后,警方通过对比分析,基本确定作案人是王立华。
王立华心狠手辣,警方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就算犯罪分子拿到赎金,吴若甫可能也会性命不保。
警方的判断是正确的,王立华没想让吴若甫活着回去,所以在绑架他的时候没有做任何面部遮挡。
因此,警方决定争分夺秒,务必在48小时内解救人质。
想要在短时间内营救人质,就必须从王立华身上寻找突破口。
警方决定深入调查王立华的人生经历,试图找出他的“弱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