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跺脚,“你要是对皇上无礼,我不会坐视不理。”
黄顺说道:“姐夫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是要悠着点。
你知道朝廷的力量根本就制不住我。
不要为那注定不能长久的蜀汉多费心思。”
诸葛亮心知黄顺现在发动,不过是要摘清自己的罪责,顿时感觉自己有心无力,不知如何应付接下来的巨变。
“父亲,如果小舅真要现在摊牌,你们一个是革新派,一个是保皇派,我作为小辈,只好两不相帮了。”
诸葛瞻笑嘻嘻的插了一句。
“此事莽撞不得,你还是等我考虑一番再说吧。”
诸葛亮疲惫的说道。
“等你考虑好了再行动,那岂不是等若是你授意我去做的了?万一遇上一个董狐般的史官,姐夫你还是要受牵连,说不定还要给你安上一个主谋的罪名。”
“你以为按你说的办,我就可以摘清了?”
“就算摘不清,至少可以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你忠君的心意。”
黄婉贞笑道:“就怕后世评价你时,不是从是否忠于刘氏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是否顺应潮流,是否识时务出发。
若我是史官,我就会如此评价:诸葛孔明,冥顽不灵,行事僵化固执,身为丞相,不思主动变革,造福社稷百姓,反而对外甥的革新大业横加阻挠,为士人世代所嗤笑。”
话音刚落,一屋子人全都乐喷了。
诸葛亮也笑着摇手:“管他后世如何评价,我只求问心无愧就好。”
黄顺是个说做就做的人,准备了几天,便付诸行动,进宫面见刘禅。
一段时间不见,刘禅明显憔悴了许多,小小年纪,连眼袋都很明显了。
黄顺见状吓一跳,问道:“皇上最近操劳些什么呢?怎么看上去像老了十岁似得?”
刘禅无精打采道:“十年的活,集中在这段时间全干了,你说我能不老吗?”
“所为何事?难道还是在操劳着朝廷的科举?”
“不是他是什么?”
刘禅苦恼道,“我就纳闷了,你的夏吟坊主持个科举,看上去轻松自如,怎么朝廷操持起来,就有这么多破事?”
“都有些什么破事让皇上烦恼?”
黄顺决定先缓一缓正事,笑嘻嘻的问道。
“还能是什么破事?你看看各地官员推荐上来的人选,都是些什么人呐!
字还认不全呢,这写的是些什么?狗屁不通嘛。”
刘禅越说越生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