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为了躲过参政院官员的审查。
他怕他的劄子根本递不到皇帝手里。
赵贞皱着眉,现在朝中的政务废弛若此了吗?
本朝虽然重文轻武,但苏大将军作为皇室姻亲,十几岁就去了边关,从一个小卒做起。
二十多年,以文官的资历,生生做成了边关的统帅。
这也是本朝的特色,文官领兵事。
苏大将军虽然是将军,但官职却是文官的品阶,这样方便他的升迁。
这也是先帝对他的爱护,他本人确实是一位拿不起最轻的陌刀的文弱书生。
他的驭马术,是到了边关后,多年才学成的,期间吃了不少的苦头。
他的妻子儿女,都在京里,其实是作为一种人质的存在。
每年,他的妻子都被允许去探望他一次,住一个月,就必须回来。
他们生育儿女之前,苏大将军的父母不能和妻子同时离开京都去探望他。
有了儿女后,儿女不能和将军夫人同行。
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之下,本朝武将严重缺乏。
到了最近几年,几位老将都到了不惑之年,甚至有几位到了花甲,还不能被允许回京中养老。
这是因为,边关实在是缺人才。
年轻一辈里,大多数的人,都自小去读书,考科举,不喜练武从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