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年月日),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登基为帝,次年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
他采用魏征“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的思想,广开言路;
把选拔优秀人才作为自己和宰相的要职责,留意各种有用之才,对科举制进一步完备和实施,新设弘文馆,储备天下文才;
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贞观律》及其他令、格、式,立法空前完备,身为天子也第一个遵从法律的威严,强调赏罚分明,量刑谨慎;
面对因隋末战乱所致的人口锐减、经济凋敝的情况,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经济制度,轻徭薄赋,不误农时,兴修水利,增加户口,展生产,同时大力戒奢崇简,精简机构,以减轻人民负担,节约财政开支;
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对突厥、高昌等进行武力斗争,维护了边疆的安宁,打开了民族交往的通道,创造了民族融合的条件,被尊称为“天可汗”
。
在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有了展,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米斗不过四五钱”
“民物蕃息”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
武德九年(年),李世民刚登上帝位,梁师都趁太宗地位尚未稳定,策动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合兵十余万进攻唐朝,长安戒严。
颉利可汗进兵至渭水便桥之北,同时派执失思力入长安见李世民以观察虚实并施加威胁。
李世民带少数人到渭水边,指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此时李世民已在渭水边布下疑兵。
同时,他对突厥采取妥协政策,送给其大批财物绢帛,与其订立盟约,约定两国和平相处,颉利可汗遂撤兵。
贞观三年(年),李世民派李靖、李世??、柴绍等人征讨东突厥,李靖统兵几次大败突厥。
不久后,李靖等人再次出战偷袭东突厥,薛延陀也同时进攻。
颉利可汗应战仓促,大败,其余东突厥领纷纷投降。
漠北之地由薛延陀占据,唐朝则占领了东突厥其它领地。
贞观四年(o年),唐军横扫大漠,平定东突厥,解除了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
唐朝声威远播,各族、各国纷纷遣使到长安。
李世民还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他的飞草非常着名,开创了行书写碑。
他编写了着名的《秦王破阵乐》。
晚年,李世民着《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李治,总结了他的施政经验,同时自评一生功过。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年月o日),李世民病逝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传位太子李治(唐高宗),初谥文皇帝,累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喜欢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请大家收藏:(yg)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