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六艺之说,即指:礼、乐、射、御、书、数。
又称为君子六艺,是古代男子行走天下,治国齐家,安身立命之本。
包括了后世所谓的德、智、体三方面,涵盖文、理两科。
礼即道德、礼仪,是为六艺之首。
乐即音乐、舞蹈。
据说原北齐后主高纬便对音律情有独钟。
经常在宫内听曲,摇头晃脑地敲着不着调的节拍,兴致来了还会五音不全地嚎上几嗓子。
射即是射箭,泛指习武。
北周尚武,大多丁男都善骑射,有的贵族子弟更是能文能武。
御即骑马、驾驶马车的技术,相当于后世开车。
书即书法,泛指读书学习。
数,是理数、气数,指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行规律,即技术、方法、技巧。
可以理解为后世的“数、理、化”
。
这可是从几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便已经出现的教育体系。
虽然在很长时间内,只贵族子弟才有资格接受教育,但也说明华夏先人的智慧睥睨天下,引领世界。
随便拉一个精通六艺的古人放到后世,那些所谓的“砖家叫兽”
给他提鞋都不配。
杨皇后说七艺精通,就是指比六艺还多一艺,以此来打趣小皇帝。
“哇哦……皇帝哥哥七艺精通,好棒棒,嘻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