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花雕好像跟外面卖的又不一样,加了什么东西?”
王平生的朋友打开酒壶盖,扑鼻的香。
“这是我家的秘方,可不能告诉你们哦!”
方十一俏皮的笑笑。
王平生笑着用手指点点她,真是个鬼丫头。
接着又指着面前的大碗问道:“我平时吃过的面条都是白的,怎么你家的面条却是黄色的?”
方十一大声解释道:“王叔,如果只用白面做面条,我这生意可开不下去,况且普通人家也没有顿顿吃白面条的吧!”
“所以你家的面条,加了别的东西,瞧这颜色,莫不是玉米面吧?”
王平生问了一句,挑起面条尝了一口,连连点头,“虽然玉米面很糙,但是你做的面条口感很不错,小丫头,手艺有长进哦!”
王平生不会刨根问底,毕竟人家做生意的,总要有个秘方祖传手艺啥的。
不过这丫头做出来的杂粮面条,倒是很有创意,估计也下了很大的本钱。
方十一见他不问了,也暗暗松了口气。
玉米粘性差,跟面粉的配比需要很精确。
为此,他们家接连好几天都吃的失败品。
而且她也知道很多植物的根茎,或者叶子都可以用来染色。
所以她打算再开发些别的品种,比如做包子,饺子的时候,加些颜色。
即便不是为了好看,也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
再说这花雕酒,她亲自去挑的,跑了三家酿酒作坊。
贵的买不起,便宜的口感肯定要差上一些,她自己弄了个大坛子,自己泡酒,回头再根据季节不同,改一下泡酒的材料就行了。
有了王平生带头,又过来几个人,只说要便宜的吃食。
方家食肆只做上午,不做晚上生意。
一是晚上码头人少了,二来,也是因为不安全,她们家没大人,早早的关了门才好。
早上无非就是包子馒头,玉米窝窝头,玉米糊糊。
方十一做吃食快的很,两个牛大海都赶不上。
加上她又习武,手劲儿大。
像和面擀面这种活,她一个人就包了。
为了下面条的时候方便,她参照现代晾晒干面条的做法。
每天下午都要晾晒一批面条,就在廊檐下挂了十几条竹竿。
除了面条,还有方十一经常从山下打下来的猎物。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