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92章 无价之宝(第3页)

“不行!”

秦王以掌击案:“我一定要得到它!”

穰侯魏冉又设妙计,把“取宝计划”

变成一个政治阴谋。

不久,秦王便派特使致书于赵王:“寡人仰慕和氏璧久矣,惟因无缘,不得一见。

近闻为大王所得,欣喜若狂,爱宝如爱色,此心皆同,大王如肯割爱,寡人当以十五城相赠,从此永结兄弟之好。”

条件特别优厚:十五城,相当于周初分封时的一个大诸侯国,要用多少将士的鲜血和生命才能换来啊!

所以后人由此而用“价值连城”

来比喻珍宝的贵重。

但是,秦王真肯出这么高的价钱吗?

赵惠文王自己拿不定主意,便把平原君、廉颇等文武重臣找来商议。

议来议去,大家的观点倒是一致:秦人素无信义,把玉璧给他,他绝不会给城,赵白白失掉宝玉,还要受天下耻笑,说咱们让人家当成小孩儿耍了。

可是不“卖”

呢?别忘了,还有一个条件是“从此永结兄弟之好”

,拒绝交换,就等于拒绝了“兄弟之好”

,秦国就可以用“赵国不知好歹,瞧不起秦国”

之类的理由,理直气壮地挑起一场战争。

为了一块玉同秦国打一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儿,需要慎重考虑。

围绕着同意还是拒绝,说来说去,瞻前顾后,便分成两派,争论不休。

大概是文臣主张不能因小失大,还是交出宝玉,息事宁人;武将则认为一块玉的事小,却有损国威,哪怕血染沙场,也绝不屈辱低头!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献不献出对赵国都不利。

这块玉真是祸害!

不因为它,也许张仪不会让楚国那么吃亏。

仍然是相持不下,时间太晚了,只得休会。

找不到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惠文王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宫,商议了一天,还是不吃不喝,只唉声叹气,可能他后悔了:何苦来抢这块玉,结果惹出这么大的麻烦!

主子心烦,缪贤不能走,悄悄捧过一杯茶来,小心翼翼地说:“大王,臣的门客蔺相如很有见识,善解难题,可否让他出出主意?”

“你的门客?”

赵王只盯着茶杯:“能有什么见识?”

口气带有轻蔑。

可也是,他的文臣武将,哪个不比缪贤的门客强百倍?“宦者令”

的门客,在“门客”

这个行列里的级别也够低的了,显然他还不配投到也是“门客三千”

的平原君门下,可见他出身于相当贫贱的社会底层,怎能得到国王的重视?

但缪贤却很了解蔺相如,从心里佩服他,便跪下了:“实不相瞒,当初因为这玉,臣恐您见罪,曾萌叛逃之念,是他劝臣肉袒请罪,方邀大恩,免灭族之祸而复君臣之欢,使臣仍可在您身边侍奉,全是他的作用。”

“哦?”

惠文王听出门道来了:采取不同策略,就可以使缪贤在同一问题得到不同结果,从而转危为安。

便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回头吩咐缪贤:“马上宣他进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