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知府,听明白了吗?”
我突然问道。
“明白了,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人所言甚是”
杨知府干哑的嗓子,花白胡子乱颤。
“孙知府高寿啊。”
这些州府人员名册我已看得滚瓜烂熟,我明知故问道。
“卑职不才,四十有八。”
“才四十八?怎么感觉像五十八,莫非你虚报年龄?”
“岂敢岂敢,属下周岁四十有八,虚岁五十二岁。”
“是嘛,虚四岁少见啊,改天问你街坊邻居看看。”
“大人,卑职五十有六,实在不敢欺瞒啊。”
“一会儿四十八,一会儿五十二,再报就是五十六,你是闲着没事寻开心,逗我玩呢!”
“卑职不敢,卑职位卑未敢忘忧国,实在是想多为大清效力几年,所以才对年龄有所隐瞒。”
“难怪有那么多娃娃父母官,原来都是从你这里培养起来的,从小就忠君爱国,福某实在是感动的涕泪交加,我替圣上问候你先人啊。”
“不敢不敢,还请大人体恤卑职的拳拳报国之心。”
“算啦,念你为官还算清廉的份上,你和唐县令交换下位置。
让他代你冲锋陷阵,你看如何?回头我给老头子拟份折子,就说你孙知府激流而退,高风亮节,把岗位让给年轻人。
有意见吗?”
我微笑道。
“多谢大人恩典。”
唐县令,孙知府拜谢道。
“各位,在其位谋其职,如有哪位身体或精神不佳,希望在九月底前跟本督提出来,否则,占着茅坑不拉屎,就别怪我不顾同僚面子。”
“剿匪一事,交由阿桂将军便宜从事。
安民之举,则交给刘大人、唐大人督办。
大家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定了!”
我看看阿桂将军和刘墉,两人并无异议。
众人散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