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海也跟着去。”
因为有事,原来准备高高兴兴的一餐御膳进得匆匆忙忙。
图海和魏东亭变尽了法子想劝阻康熙去牛街,康熙只是付之一笑。
末了起身来还拍了拍何桂柱的肩头道:“要是你说的都是真的,你今日真是功德无量了!”
说着便命更衣,换了一身灰绸袍,头上戴一顶青毡帽,解下腰间槟榔荷包来,顺手丢给何桂柱道:“这个赏你!”
又转脸对图海笑道,“叫魏东亭给你打扮一下,这么翎顶辉煌去清真寺,明儿北京便又要出新闻了。”
初夏之夜熏风花香醉人,牛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叫卖饺子、馄饨、京点、烤鸭、烧鸡、烤饼、牛羊肉汤的声音比赛似地此起彼伏,还夹杂着小孩子的摔炮声和追逐打闹、捉迷藏的嬉笑声,呈现出一片太平景象,谁也意识不到这中间还有什么凶险。
但图海和魏东亭两个人心里却直犯嘀咕,虽然后头有穆子煦一干几十个侍卫扮了百姓跟着,谁能想象几千回民暴动起来是个什么样子,又如何确保这个执拗的青年皇帝能安全脱身?魏东亭负着卫护康熙的全部职责,更是愈想愈怕。
一阵和煦的微风吹来,康熙高声赞道:“好风!”
魏东亭却打了个寒噤。
“老伯,到寺里做礼拜么?”
图海和魏东亭正想心事,忽听康熙问道。
抬头看时,是个精神矍铄的老人,银须白发,头上戴着回族老人常戴的白布帽,只散穿一件半截白衫,背着手一蹶一蹶地走着,康熙已和他搭上了话。
“是啊!”
老人点头笑道,“娃子们性急等不得,天一麻麻亮就出去了。
我上岁数了,和他们比不得。”
“老伯家里几口人?”
“我?”
老人呵呵一笑,伸出手来一亮,又翻了两翻,“十五个!
都急着去了,还不是早去早安生,惦着家里那点油货——你这小郎君,过节的东西都齐备了吧?”
“差不多了……”
康熙迟疑了一下,含含糊糊地答应道。
“不容易啊!”
老人抬脸望着越来越近的清真寺大拱门叹道,“今年总算过个节……打从顺治爷坐北京,算来快三十年了,前头几年闹兵荒,后头几年年成不好,夹着鳌中堂一个劲地圈地,真邪门了,一天安生日子也没有!
这总算熬出点头来了——再折腾几年呀,像你这么大娃子怕连开斋节咋过都不知道了!
这真托了安拉和康熙爷的福了!”
原来如此!
康熙一下子愣住了。
魏东亭和图海也都心里雪亮,有些惭愧地互望了一眼,正待劝康熙不必再进清真寺,不防康熙猛地返身一把攥住魏东亭的手臂,低沉地惊呼道:“虎臣,你瞧谁从那边过来了!”
声音竟慌得有些发颤!
魏东亭顺康熙目视的方向注目一看,也是大吃一惊——对面六七个人一边闲谈一边走,中间簇拥的,竟是在固安县客店里与李光地、陈梦雷对猜谜语的杨起隆。
他出的谜底是“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因此,康熙对杨起隆的印象特别深,他当时那阴阳怪气的神情至今仍能忆起。
杨起隆的穿着十分鲜亮,正在一群人簇拥下,向牛街寺走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