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回火。
回火是根据镢头锻打的程度,做一些修正、补充,使成品渐臻完美。
最后一道工序是淬火。
这道工序和回火一样是关键中的关键。
比如镢头,打得美观是一方面,但坚固、耐用,是另一方面。
有的铁器外观美丽,但不经久耐用,挖土的时候,稍一碰到硬物,便现缺口。
这种情况。
有经验者知道,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原材料问题,二便是淬火的问题。
有时候,有好的原材料,淬火没过关,也会出现上述的情况。
但是,打铁时这种淬火和回火技术,其实全凭实践经验,一般人很难从别人的实践中看出来,而要靠自己亲身体验。
准确些说,打铁者要根据铁器的大小、形状来定;各种铁器,虽然外型制作十分精美,但是如果师秦的淬火或回火的技术不过关,制作的铁器也是很不耐用或者根本就不能用。
民间俗语说的好:铁匠技术高不高,淬火回火第一道,淬火回火掌握好,手中铁器可变宝。
李三将铁器淬火后,就放到一边晾着去了。
……
这一天,李三一共打了三样铁器,分别是镢头,菜刀,还有一把火钳。
巧的是,有一个顾客恰好选中了这三样铁器:镢头、菜刀和火钳。
甘牯子的两徒中,有一个是个有心人,他将李三打的三样铁器做上记号;他亲眼看到那个顾客一次性买走了这三样铁器。
同时买走同一位师秦打的铁器,似乎有一点神奇:在众多的铁器中,他为什么偏偏选上这三样?
傍晚的时候,舅舅爷从西正阳回来了。
他红光满面。
也许喝了不少的酒,特别地兴奋;也许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一他完成了外甥甘牯子交给的任务。
第二天,甘牯子特意歇了一天的业一一仅留甘史氏在家看铺子(有顾客来买铁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