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卦六爻爻辞如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
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
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讼卦六爻讲述了孔子奔走一生,图复周礼而不得的故事。
孔子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的时候已是名满鲁国。
他三十五岁时,鲁国掌权的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联合起来发动叛乱,鲁昭公败逃到齐国,史称三桓之乱。
孔子也在鲁国待不下去,跟着去了齐国。
在这期间,齐景公曾向孔子请教为政的道理,但是齐相晏婴认为不能用孔子的那套繁文缛节来治理国家、改变风俗,齐景公于是决定不用孔子。
孔子不得已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孔子在齐鲁两国没有纠缠于复周礼的事情,虽然遇到了一些波折,最终还是安全的。
三桓之乱后,鲁国大臣专权,自大夫以下都不守礼分,孔子无力回天,于是不愿在朝廷为官。
他“不克讼,归而逋,”
退闲回家,专心研究整理古籍和教书育人。
孔子的声望越来越高,学生越来越多,最后收了三千弟子,其中有颜回、子路等七十二个人特别优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