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飞往山门的路上,李长老询问道:“你可是修行世家?”
“不是,在下出生于一凡人家庭,机缘巧合走上这条路。”
“那也没事,修行终究是靠自己,就像你现在已经超越了不知道多少世家子弟了。”
“你可知道,我们天帝门弟子有外门,内门,核心,真传之分?”
“请长老指教。”
李天赐长老看他认真倾听,不由点了点头,继续道:
“根据祖师流传下来的规矩,我天帝门无有门户之见,非一家一姓之门派,凡有弟子气境修为皆可无条件晋升内门弟子。
但从这一步开始,想要成为核心弟子唯有在每年一度的门派大比获得内门前十之位,方可成为核心弟子。”
“以你的修为,根骨,过上几年有很大可能一举成名,成为宗门核心一员。”
“但你切记不可骄傲,不可自大,所谓道体也不过是肉体凡胎而已,前期修行确实有优势,但一个人的悟性是无法如此简单比较的。”
“一个凡人的悟性和天生道体比较悟性,没理由凡人就必须弱于道体。”
李晟对这段话倒是看的很明白。
悟性这种东西其实并非一成不变,一个人的思维角度,思维结构,都是构成悟性的条件之一。
不存在说你力大无穷,你就悟性惊人,某种意义上这是测试也很难测试出来的。
有的人天生或者后天造就冷漠无情的性格,这种人确实无比适合某些功法,但悟性的限制是你确实适合功法是不错,但某些要点你可能很难参悟。
例如你天生无情,但一本功法要求你心有大爱,要做到天下人等同亲人,故而所有人众生平等,那你能做到吗?
思维不转变,就是很容易卡在死胡同里。
天帝门之所以采取有教无类的收徒方法,某种意义上也是筛选悟性出众的人才,根骨肉身可以弥补,可悟性却很难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