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衣”
等许多雅俗不一的代用语。
这是大家学习胡语的时候必学的。
从复杂精致,到简单粗陋,这文字语言的变化趋向便是谢玉璋未来生活的走向。
侍女们心中都微微感到难过,她们都尽量藏住心情,扶谢玉璋起身先解决了一下。
汗国的婚礼与大赵大不相同。
毡房外面点了一堆堆的篝火,架着大大的铁锅,煮着大块的牛羊肉。
还有整只整只的羊被串在火上炙烤。
王帐前的开阔空地上,架起了木头堆成的祭坛。
阿巴哈大国师穿着最盛大的礼服站在祭坛上,浑身都是兽皮和羽毛,远远看去,还以为是火光里的一只怪兽。
空地上挤满了人,只空出了铺着毡毯的道路。
大多数是男人,少量的女人。
个个都盛装打扮,牛角兽骨和羽毛宝石,在火光中如群魔乱舞。
谢玉璋大概是和亲队伍里最不怕腥膻气的人了。
她被两个女奴搀扶着,踏上了通向祭坛的毡毯。
老阿史那可汗身着盛装,站在祭坛下,脖子上挂满了宝石项链和兽骨、狼牙。
毡毯的两侧站满了人,虽然说站在最前面的人肯定是身份最高的,但总体来说还是乱糟糟的没有章法。
毕竟是蛮夷,并非礼乐之邦。
当女奴扶着大赵公主出现的时候,人们先是欢呼高喊“公主来了”
、“新娘来了”
,声音嘈杂。
但随即,当他们借着火光看清了赵公主的面孔时,都骤然失声。
白日里见到赵公主的时候已经觉得她够美了,万万想不到她原来还可以更美。
谢玉璋的面孔被火光和宝石映得晶莹,肌肤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当她扶着女奴的手踏上毡毯的时候,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美丽高贵的大赵公主,优雅持重地向她的丈夫走去。
谢玉璋一直目视前方,并不被周围的人所影响。
直到她走近了老阿史那身前,毡毯的一侧出现了一群身着中原服饰的人,谢玉璋才微微侧头,目光向他们投去。
越过了寿王和五皇子,无视了主事官员,谢玉璋在众人中看到了李固。
哪怕是在这样的人群中,他依然是这么耀眼。
或者至少在谢玉璋的眼里,他是这么耀眼、无法忽视的存在。
李固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完全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
他的目光也很平静,仿佛正在举行的盛大典礼与他毫无关系,仿佛他仅仅是一个执行护送任务的普通将军。
仿佛他与她,不曾在那样的月夜里,在那样的雪光里,碰撞出那样灿烂了刹那的火花。
谢玉璋的目光从李固身上移开,看向前方的老可汗。
很多胡人的头是卷曲的,老阿史那可汗须皆张,像一头虽老却依然凶猛的狮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