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16回 薛仁贵受赏思淫欲 李世民发昏丧战机3(第2页)

日前奴才率领高句丽十余万军队前来救援安市城,看见天子的旗帜就全线崩溃,高句丽全国上下已经吓破了胆。

乌骨城城主老迈无能,无法坚守,只要天兵兵临城下,旦夕之间即可攻克,沿途剩下的那些小城,必然望风而逃。

我军收拾各城的粮草物资,摇旗呐喊,鼓噪而进,平壤城肯定守不住。”

众将都认为这是一条妙策,李道宗说:“张亮的四万多人囤兵在卑沙城,接到召唤后两天就能赶到。

趁高句丽人人心惶惶之时,合力攻克乌骨城,渡过鸭绿水,直取平壤,大事可一举而成。”

李勣在安市城受到挫折,脑筋活泛了点,完全支持李道宗的主张。

李世民打仗一向喜欢灵活机动,出奇制胜,不愿意硬碰硬。

当年打天下时,许多著名的胜仗采用的都是骑兵快速出击、长途奔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

这次征讨高句丽,水陆两军只派出十几万人,很显然他没有准备按部就班,一座城接一座城地强攻。

占领白岩城后,他想避实就虚,绕过安市城,先打建安城,也是这种思路。

高延寿和高惠真的建议,正与李世民一贯的作战思路相符,正中李世民下怀。

李世民刚要接受这个建议,那位擅长拍马屁的长孙无忌又站出来说话了:“天子御驾亲征,跟诸将打仗不一样,不能冒风险、图侥幸。

如今建安城和新城的高句丽军队,加在一起近十万,如果移兵去打乌骨城,他们就会抄我们的后路。

不如先打破安市城,再攻取建安,然后长驱直进,这才是万全之策。”

大概是因为没几年活头了,李世民的脑子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竟然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

他想先打建安再打安市,那时候他是清醒的,仅仅因为李勣是带兵主将,为了表示“用人不疑”

,就糊里糊涂地听从了李勣的意见。

放弃政治手段,一味地采取军事行动,那个极大的糊涂,如今他赞同高延寿的建议,脑子又清醒了一点。

可是在李道宗主张突袭乌骨、直取平壤,众将全都支持此议的情况下,只因长孙无忌一个文官提出反对意见,李世民就放弃自己一贯的用兵思路,也不再管什么“用人不疑”

的原则,否决了李道宗的意见,听了长孙无忌的话,实在是糊涂加发昏。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子,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堂弟和副大总管,看来跟大舅子相比,堂弟加副大总管还是差着一截。

于是乎,一条妙计、一个消灭高句丽的大好机会,就这样轻易地断送在大舅子的手里。

所有的妙计和巧计都被否决了,大唐军队只好继续采用最笨的办法,对安市城进行强攻。

结果不言而喻,一连进攻多日,仍然毫无进展。

后来,李世民回到长安,问李靖:“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何也?”

李靖说:“李道宗知道是什么原因。”

李世民又问李道宗,李道宗把当时所说过的乘虚破乌骨、取平壤的话又说了一遍,李世民怅然说道:“当时太匆忙,朕记不起来了。”

我的天,这么重要的话,才过了几个月就记不起来了,要说李世民当时没有发昏,傻子才信。

由于对城墙的攻击总不见进展,李勣有点沉不住气,在继续用炮车和冲车破坏城墙的同时,开始派兵架云梯强行攻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