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苇专门做了考勤表,秉承多劳多得的理念,出产多的加分,产品少而差的适当扣分,并注明原因。
这种记工法十年后才能施行,小苇觉得先搞起来,让上面决定取舍。
在各分社兜了一圈后,小苇才明白为啥安排她做这份工作。
以前都是各分社组长直接交给会计室,可能由于太平均或者不详细,引发了许多矛盾,所以才决定用一个人统计,以转移矛盾和纠纷。
初生牛犊不会考虑太多,小苇社会关系简单,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当然,让小苇下分社抄录施工日记,暂时仅仅为了留存,预防会计做手脚,且属于试行,组长依旧要把工人出勤等交到会计室。
也就是说,小苇做这工作的主要作用是监督和公示。
下晚,去镇上开了一天会的李副社长回到办公室,见小苇正边看报纸边记录,凑近一看,记录的字迹如鬼画符,哑然失笑:“草字过了格,神仙认不得。
这字恐怕只有自己明白。”
左边的洪主任只抬头看了一眼,鄙视眼神溢于言表。
鄙视的当然是情敌李副社长,分明在说:自己不识不等于别人眼拙。
小苇正要汇报工作,却被李副社长抢先:“小季看了一天有啥收获没?”
不待小苇组织语言又说:“这样,你写一份调查报告给我,包括各个分社的现有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不熟悉的,下去找人咨询。”
小苇很是吃惊:“我,行么?”
“行不行写了再说,我相信你的水平。
就想看看你眼里的联社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好。
我尽力而为就是。”
这任务看起来不好搞,但在办过制衣和木器作坊的小苇面前不过是小菜一碟,立即动手梳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