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慎成为皇帝之后,从不不理下面各处上奏选妃,一直只有皇后胡氏一人。
其子嗣也只有这一对龙凤胎。
还有原废皇后方嫣惠留下的一女,隆宇公主。
由胡香珊收为了养女,仍旧保留一切公主待遇。
时人劝之:“只有一子,若生变故,当于先帝一样,使得朝政岌岌危矣!”
“有何危矣!”
朱元慎道:“生多了才易得变故!”
至于太监宫人,因后宫就得胡后一人,故不存在所谓后妃寂寞生乱,故尔下诣取消太监制。
故,大启朝自从元圣帝后,再无太监一说。
另胡后在元圣帝的支持下开设女学,且女学的内容并不提倡前几朝那个备受推崇的班昭,为了讨好男权而著作的女诫。
而是保留了礼仪、诗经,并且添加了君子六义的一些共性课程,且涉及天文、基础医学等。
两年后,元圣帝颁下新诣,男子若纳妾需得家中正妻应允,且至多两名。
如若正妻不允,妻可提出和离。
不允许男子随意休妻,若夫妻不合,当以和离为先。
允女子提出和离,家中财产对半分之。
如若有错方,则财产不得。
至于子女,也并不是男方私有财产,可适当问询子女本人意愿。
但子女尚年幼,则应以夫妻双方财务、与是否有过错而定。
此政令颁出,朝野上下又是一阵讨论,但无论是文官、包括还是各位总兵,皆率先响应。
此讨论也只持续了月余,便渐渐消声。
女学越办越广,她们可以就学,可以做所谓的抛头露面的事情,不再全付身家性命都悬于男子身上,故尔大启朝的女子渐渐寻回了自我,地位渐渐提高。
如此一来,起初的那些个政令,哪怕男子再反对,但由于家中女眷们个个都开始转变,过了五六年,整个燕京的氛围就开始适应并提倡。
随着燕京往外,直至整个大启都打心底里接受了这个女子和离的政令。
不知道救下了多少苦命被压迫的可怜女子。
当然这其中毕竟有着财产分半的问题,所产生的纷争也是不少,可有县衙审议,最终还是有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元圣十年,当年因启孝文帝而受牵连的各个大臣们也逐个儿平了反。
原本一直效忠孝文帝而对朱元慎有过杀意的残余,也被赦免了罪行。
大启朝从没有这样上下和谐,不分阵营,共同为国效力。
龙虎山的医术也渐渐为大启朝的百姓们接受,许多医铺在各个州府开设,更是惠及了万千百姓。
四海臣服,蛮夷之国见大启朝空前团结且又富裕强盛,不免生出了臣服之心,上了降表,意欲派使节,且每年派学子前来游学。
消失了许久的尚善子终于回来了。
齐良如今是太医院院首,如今的太医院可不开设在宫里,他在燕京里有一处宅子。
尚善子如旋风一样的进了门,直接就拍上了齐良的肩膀,道:“乖徒儿!
你还活着真好!”
十余年不见人影,尚善子虽然年风看上去长了些,但却并不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