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965章 贾正台贪墨案(第1页)

转眼到了五月,天气逐渐热了起来,诸葛忆荪也带着众人从长杨宫回到了皇宫,并将皇甫从诫带入了宫中居住,就住在含章殿近处的茂榕堂,诸葛忆荪与从诫二人缠绵悱恻多日,从诫在榻上劝谏诸葛忆荪,不该因为自己荒废了政事,诸葛忆荪知道从诫是好意,想起了从前因为自己荒废政事、宠信龙蛰、白伍等人引起的种种事端,也将从诫的话听了进去,自此之后,诸葛忆荪仍旧每日朝会,从不废止。

这一日,在金殿大朝会之上,有一个贾正台的度支突然上前说道,“陛下,微臣马润清有要事启奏。”

“贾正度支?你有合适要禀奏啊?”

“回禀陛下,微臣身为贾正台度支郎,负责统算贾正台诸项钱款往来,日前,微臣奉贾正大夫之命,从贾正台拨了两千两银子给福商盟,作为盟会的茶水开支,可后来经微臣查知,这笔银子并不曾去往福商盟,而是被人挪动到了别处。”

“没有拨给福商盟?那会是去了哪里呢?”

诸葛忆荪问道。

“陛下,微臣听闻,贾正大夫曾在甘泉会馆新开了一家温汤店,名为醉仙池。”

“此事朕知道,可是这又与福商盟的钱款有什么干系?”

“陛下明鉴,微臣私下里问过醉仙池的旧主,旧主说这醉仙池是他的祖宗基业,因家中人口繁多,实在难以为继,不得已才将祖业贩卖,当日旧主想出价四千两,卖给看好此处占地五十亩、汤池三十余处的贾正大夫,可贾正大夫举得价钱昂贵,自己手头并无充足银钱,与旧主好说歹说,将价钱压到了三千五百两,可最后双方签订契书时,贾正大夫家中的管事,只带了一千五百两银子来,那管事只说他家主人银钱周转不开,剩下的两千两并利钱,等再过一个月自会给旧主送来,一个月后,那旧主果然收到了剩下的两千两银子并二十两利钱,微臣查问过日子,与贾正台将茶水银子拨给福商盟的日子只晚了一日。

微臣觉得此事实在可疑,请陛下明察!”

“你的意思是说,是贾正大夫将福商盟的茶水银子昧下了,用在了盘购醉仙池上?”

“是,除此之外,微臣再无查知有何可疑之处。”

双鲤从旁听着马润清的话,满脸疑云密布,不由得想起了那一日常攸望气所说的话。

“贾正大夫,你有何话说?”

诸葛忆荪问一旁的双鲤。

“陛下,度支郎所陈之事,实属捕风捉影,并无确凿证据,微臣盘购醉仙池的两千两银子,是商队从洛阳收来的贩售丝绸的货资,并非挪动福商盟的茶水钱,请陛下明鉴。”

“陛下,此事微臣也觉得可疑,微臣在入贾正台当差之前,曾在太仓会馆的丝绸庄上做过账房,京城销往洛阳的丝绸,不论源自何地,都定会行经太仓会馆,日子微臣在绸缎庄上理账之时,是最清楚这商贾们贩售丝绸,一向都是在夏秋时节收回货资,此事的蚕丝质地最佳,商贾们手头有了银子,购入质地最好的蚕子,制成的绸缎品质也能卖个好价钱,除了夏秋时节,也有一些南国商贾会选择质地轻软绵柔的春蚕丝,可人人都知道,贾正大夫盘购醉仙池,是在寒冬腊月,那时候万木萧疏,除了遥远的南国,北国并无蚕丝可产,贾正大夫是京城久负盛名的丝绸商人,哪里会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个时候会收到洛阳的货资,再用这货资来盘购醉仙池,只怕有些说不过去吧。”

马润清的一番话,让堂上众臣纷纷疑心起双鲤来,

“那是因为……”

双鲤刚要辩驳,脑海中回想起了当时焦聪对自己说,听说雪川冬日里会来一批品相上好的雪蚕丝,因此不必收回洛阳的货款,急着买寻常的夏秋蚕丝,只留在洛阳的当铺票号里生些利钱,等冬日里再取回也不晚,可是那批雪蚕丝比往日来的早一些。

双鲤担心错过了时机,便让陶宜涓与桃年从旁处腾挪出银子来,先买了那雪蚕丝,因此盘购醉仙池的时候才会短了两千两银子,等焦聪与焦悯从洛阳拿回了钱,这才将亏欠醉仙池旧主的钱给了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