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李宅就乱成一锅粥。
先是发现萧天一夜未归。
明筝派阿福去城门看了几次,城门前的关卡已撤了。
难道是被本家留下了,明筝胡乱猜疑着,有些闷闷不乐。
这时大门外传来敲门声,阿福以为是萧天回来了,头一个跑去开门,却不想进来的是孙启远,他进到门来就扯着嗓子喊:“当家的在吗?”
老管家扶着李氏走过影壁墙一看,来了个东厂的官人,着实吓了一跳。
孙启远看见走过来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便说道:“还不快来见过高公公。”
说着,转回身对着身后躬身相请,“高公公,请……”
一位体态微胖慈眉善目的公公走进来,看年纪有四十多岁,手拿佛尘,步履沉稳。
他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手里举着托盘,有红绸盖着。
李氏和老管家当年在李府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逐疾走几步,礼数周全地行礼。
两位老人虽然应酬得法,但按捺不住内心的疑惑,不由面面相觑。
高公公身后的两个小太监直接走到两位老人的跟前,李氏看见上面的红绸,似乎一下想到什么,双膝一软,差点给小太监跪下,幸而被一旁的老管家搀住。
“老夫人不必给他们行大礼。”
高昌波和善地说着,“给老夫人道喜了,你们家明筝姑娘已被孙档头保举入了秀女名册,老身前来相贺,这是礼金请收下。”
“什么……”
李氏惶恐地看着他们,嗓子眼“咯喽”
一声,差点背过气去,老管家急忙敲着她的后背。
“呦,瞧把老夫人欢喜的呦,”
高昌波笑得很喜气,一抬佛尘,“今日正好是吉日,便带姑娘跟老身入宫候选了。”
“我家姑娘不在家,出远门了。”
李氏浑身抖着,语无伦次地编排了个说辞。
“那就屋里说吧,让老太太坐下缓一缓。”
高昌波瞥了眼孙启远,孙启远会意径直向堂屋走去。
明筝看见几个人走过来,急忙躲到堂屋一侧的屏风后。
他们在影壁前的对话,她听得一清二楚。
听到“入宫”
这两个字,她脑袋一片空白。
皇宫于她,那是远在天边的一个地方,况且她身上大仇未报,若是进了那个地方,岂不是跟进了大狱一样。
明筝此时已六神无主,萧天也不在身边,如果他在,她还能讨个主意,这可如何是好?
几个人来到堂屋坐下,阿福端上茶盘,伺候着几人茶水。
李氏喝过一盏茶,算是缓了过来。
“公公啊,我家小女呢,实不相瞒,她已有婚约在身,如若不据实禀告那可是欺君之罪呀。”
李氏急中生智想把高公公搪塞走了算了。
高昌波一皱眉,不满地瞥了眼孙启远。
“老夫人,我问你,”
孙启远上前一步,气势汹汹地问道,“你家小女贵庚?”
“一十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