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答案是死的。
而不是那些你对古人的诗句有什么感想这种不确定答案。
这种题目的话,陈寻就没把握了。
因为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你觉得古人高尚,我觉得古人懒散。
这个时候,我回答懒散,你就用高尚的理念判断我是错的。
可是有没有想过,诗人不去干活而去喝酒玩乐本身就是一种懒散的行为呢。
所以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取决于裁判怎么判,或者说裁判想怎么判就怎么判。
正因如此,陈寻很烦这种题目。
“好好好,看来我们高三七班要崛起了。”
孙伟良听后立刻相信了,因为他刚才看着陈寻答题,确实没有作弊,于是问道:“陈寻同学,你在一中的时候成绩怎么样?”
此言一出,同学们纷纷看向陈寻,他们知道陈寻从一中过来,可是并不知道陈寻在一中的成绩,所以很好奇。
“看老孙的表情,难道陈寻答对了?”
“不会吧,这可是高三试卷啊,陈寻怎么可能答对?”
“是啊,如果陈寻真的这么厉害,就不会来十三中这种破地方读书了。”
“那你怎么解释老孙的震惊?”
“这……”
同学们在窃窃私语。
陈寻没有隐瞒自己的成绩:“老师,我在一中的时候经常考满分,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