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这个时期的风格与后来差异巨大。
这时候的兵工厂球员身高体壮,追求力量与速度,强调对抗和拼抢,战术以高举高打为主,长传冲吊的英式风格明显。
阿森纳球队中清一色是肌肉男,比赛时依靠身体的强壮和力量“欺负”
对手,经常性地实施粗野的抢球,铲断和犯规是常事。
可以说那个时期的阿森纳是英格兰足坛粗野风格的代表,战术也一度被媒体称为“伐木打法”
,调侃和批评枪手打法粗野凶狠,把对手像树木一样砍倒在地。
“不管球去哪,先把人砍倒!”
当时就有媒体这么调侃枪手,事实也接近如此。
格拉汉姆自己就是个硬汉,他自然在阿森纳队更进一步推崇硬汉风格。
枪手们在格拉汉姆指导下踢法更加狂放,依靠粗野凶悍的防守,高球冲吊的冲击型打法,长传急攻的上三路作业,以及果断伐木的下三路斧头大刀,在英甲打出赫赫名堂。
阿森纳的这种打法在当时英格兰很普遍,举目之下,包括利物浦、埃弗顿、曼联、西汉姆、利兹联、温布尔登、谢菲尔德星期三、诺丁汉森林这些球队,大都也是强调身体与力量,强调对抗与速度,但他们有些踢得的确没有那么粗野,不少球队讲求整体性,也非常注重速度和技术,还是和阿森纳不太一样。
素以狂帮着称的温布尔登队天不怕地不怕,但却就偏偏被兵工厂吃得死死的。
原因也很简单,风格相克。
温布尔登队在哪一项都不是枪手的对手,所以全面处于下风。
可以说英格兰遍地“力量型”
球队,但格拉汉姆的阿森纳却在犯规的次数和恶劣程度方面威震四方,“声名远播”
。
回到这场比赛,弗格森果断地选择了先发制人,以硬碰硬的基础上强调快速进攻,希望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在赛前准备就被再三耳提面命的红魔球员,上场之后完全做好了对砍的准备,开赛之后曼联的球员果然打出了犀利的快攻,而且也踢得非常强硬。
阿森纳对曼联如此彪悍完全没有意料,猝不及防之下仓促应对,显得有点狼狈。
枪手还没站稳阵脚,就在曼联几乎同样的蛮不讲理打法下处处被动,呈现败退之势。
裁判习惯了这支高强度的对抗,对曼联球员的飞铲视而不见,对枪手的抱怨听而不闻。
弗格森赛后很老实地承认,“曼联踢得很勇猛,强悍的怀特塞德有大概10次犯规,但没有吃到一张黄牌。
至于麦克莱尔,他一直与对手在争抢,一直在禁区附近和对手贴身肉搏。
我已经看不清他有多少次被侵犯,被野蛮地铲倒,也数不清他有多少次犯规了。”
比赛打成这样,局面很快失控,以粗野强悍着称的兵工厂自然不是吃素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