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只是端坐在哪也尽显贵气,玉肌自光,头挽乌发,峨眉如新月挂空,美目如一泓清泉,戴着一方白色面纱未窥全貌。
但仅凭如此,也定是天下少有的容貌了,她正是此番玲珑诗会的举办者叶玲珑。
而她看向之人端坐左手第一位置,是个须发皆白,七老八十却一副书生打扮的老头,鹤发童颜看上去仙风道骨。
沙场征战一题所出者,关山书院的夫子,大儒瞿风瞿敬之。
早在前朝时他便是名动天下的大儒,所着《乐礼常记》更是被许多读书人视为经典,连皇帝也时常阅读。
“书院”
,乃是学子们成为秀才后要去学习的地方,素来有举人进士的摇篮一说,而关山书院更是其中佼佼者。
与南方的“三海书院”
冠绝一北一南,名头极大,出去的举人进士极多,更是不乏状元。
以瞿风的名声才学,做院长都绰绰有余,只是他不喜欢,更不喜欢当官,一心只想当教书夫子,这点倒和韩玉十分相似。
能拜入他名下成为其学生,是无数士林学子的梦想。
传闻此人刚直不阿,脾气和当今首辅徐常很像,二人也是多年好友经常见面就掐。
哪怕以叶玲珑的身份,对于瞿夫子都是恭敬有加的,能将他请来更是感到很荣幸。
“在下倒认为瞿夫子此题极好,就是不知这些人能写出什么作品出来。”
说话的又是另外一位中年人,坐在叶玲珑右手边第一个位置,名叫郑浪,天元五年的进士,目前是翰林院的一名修撰(从六品)。
另外两人也都各自发表了自己观点,坐在瞿夫子身边的也是关山书院的夫子,同样是一位大儒,但是名气比起瞿风小了许多。
而郑浪旁边的,自然就是安平县县令孙瑞了。
至于连峰,他还没有资格坐这些位子,书画双绝虽厉害,但除此之外他也没什么其他的了,而且连峰的名气也离不开玲珑阁的运作。
就在他们闲聊之时,第一批想好的学子们已经将作品呈送了进来,每一篇自会有人抄写五份后分别送给他们阅读……
燕林河岸边,汤文他们抓耳挠腮之后也终于有所收获,要来诗帖后背着众人写下自己的作品,而后立刻合上递给玲珑阁的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