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清宛的建议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但她的目光落在尘逸的身上,看到的是他决绝的眼神。
太皇太后知道,尘逸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皇帝,皇后的话不无道理。
宫人们的错误,确实应当受到惩罚,但或许我们可以考虑一个更为妥当的方式。
你意下如何?”
太皇太后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望,她希望尘逸能够接受清宛的建议。
尘逸沉默了片刻,他的心中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他明白,作为皇帝,他不仅要维护皇家的尊严,还要体现皇家的仁德。
最终,他长叹一声,开口道:“既然太皇太后和皇后都如此说,那么,朕就同意给予她们一个机会。
但她们必须离开皇宫,到宫外的劳役所去,通过劳动来赎罪。”
清宛听到尘逸的话,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这个决定虽然严厉,但至少保住了这些宫人的生命。
她转向太皇太后,眼中充满了感激:“太皇太后,皇上的决定已经很宽容了,请您也同意这个方案吧。”
太皇太后微微点头,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她知道,这个折中的办法,虽然不能完全平息宫中的风波,但至少能够减轻一些宫人的苦难。
“既然皇帝已经作出决定,那么就按照皇帝的意思办吧。
希望这些宫人能够记住这次的教训,以后好好生活。”
宫人们听到这个决定,虽然心中仍有不舍和恐惧,但她们知道,这是皇帝和太皇太后最大的让步。
她们纷纷磕头谢恩,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感激和悔恨。
清宛看着这些宫人,心中也不免感到一丝凄凉。
她知道,她们即将离开这个生活了多年的地方,去面对未知的未来。
但至少,她们还有未来,还有机会去改正错误,去开始新的生活。
这场风波,终于在清宛的同情与寻求折中之下,得到了一个相对妥善的解决。
皇家的尊严得到了维护,宫人们的生命也得到了保留。
而清宛,这位善良的皇后,也在宫人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仁慈和智慧,成为了宫中流传的一段佳话。
夜色如墨,宫殿的灯火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却照不亮太皇太后心中的阴霾。
她独自坐在静谧的寝宫中,窗外,冷风吹过,带着深秋的寒意,仿佛也在诉说着什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