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96章 公子至齐入临淄(第4页)

直白一些来说,这些戍守临淄的城卫军,是一群没见过血的新兵蛋子。

不知是齐国故作掩饰,还是说事实就是如此。

一国之都,如果由这些人戍守,其后果堪忧啊。

马车行走在临淄最繁华的街道上,两侧高矮建筑鳞次栉比,连绵不绝。

穿过一座长桥之时,顺着蜿蜒的淄水,乔松瞧见了一片高低起伏的宫殿,心下不由起疑。

齐王宫该是坐北朝南格局,那片宫殿又不是,又是何故?

站在车尾的惊鲵注意到了乔松的眼神,便低声解释道:“公子,那里是稷下学宫。”

乔松眼睛猛然睁大,旋即恍然。

稷下学宫,名传千古,乃是世界上第一所官办高等学府。

始建于齐桓公田午时期,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

稷指的是临淄的一座城门,稷下则是指稷门之下,学宫之名由此而来。

虽然这个名字随意了些,但这座学宫却绝不随意。

齐国以稷下学宫为中心,为百家学术争鸣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力地促成了战国时期学术争鸣的璀璨时代。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着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等。

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

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此等开明之风,造就了诸子百家于此论道的盛景。

稷下学宫虽因齐湣王时期乐毅破齐而衰败过一段时间,不过等到齐襄王复齐之后,便逐渐恢复。

如今,已过去三十余年,已有了许多当年气象。

乔松默默的将那稷下学宫记在心中,打算回头去瞧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