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有两国出面,既可保安全无虞,免除商贾长途跋涉之风险,亦可方便商贾集中交易,不必自行寻找买家。
再者,可抽取商贾成交额部分以做税收,以维持互市运转。
如此一来,齐商,秦商,齐国,秦国四方得利之时,亦可加强两国盟好。
望齐王思虑之。”
互市,后世经常拿来制衡北部草原的政策,被乔松给搬到了这个时代。
那么,乔松为何这么做呢?
其一,还是盯上了齐国的鱼盐,粮食等物资,欲进一步扩大大秦商会在齐国的市场。
要知道,粮食,盐铁之类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自然是多多益善;
其二,以重金诱使齐人经商,行当年管仲之策。
也就是经济战,只不过这个经济战对齐国并没有什么坏处,鱼盐粮食本就是他们的主要产物;
其三,拉拢齐国,坚定其向秦之心,使其对未来不久之后的五国覆灭置之不理;
最后一点,则是希望保留一片富庶之地,以此向秦国君臣展示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
乔松的话让齐国朝堂陷入了讨论之中,各个派系为此争论了起来。
齐王建性格软弱,耳根子软,一时半刻也拿不下主意,因此只好使起了拖字诀,将此事暂时搁置,容后再给乔松回复。
乔松自无不可,欣然答应。
结束了此事,乔松适时的带出了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他脸上浮现出了一些羞赧的表情,拱手道:“除我王交代之事,外臣还有一私事想要请求齐王。”
“秦使有何事,但说无妨。”
“外臣已至开蒙之年,却缺少老师教导。
听闻齐国文华鼎盛,稷下学宫之名遍传天下,外臣心向往之,故此想在齐国为自己寻找一位老师。”
齐王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看向乔松的眼神更加的和蔼了:“寡人还以为是何大事。
这又有何难?
这样吧,寡人这便下召,半月之后于稷下学宫举行一场辩论,秦使可与寡人同往,一览我稷下学宫之风采。
介时,若是有心仪的老师,也好请教一番。”
“外臣多谢齐王厚恩。”
对于稷下学宫,乔松自然想要见识见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