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小说

第535章 军工发展方向十三(第2页)

了。

国府正是“向经典致敬”

的一员,在买了原版货后,就决定要仿制。

不过国军优先仿制的是81毫米迫击炮(国府调整了口径,扩大1毫米变成82毫米迫击炮,因为鬼子也有仿制的81毫米迫击炮,为了避免鬼子缴获国军迫击炮弹直接使用而故意扩大口径)。

不过国军虽然自造了【82毫米迫击炮】,但是并不算重视,仍然还是更喜欢买榴弹炮和山炮,并没有根据“918事变”

后的抗战前景和国府所能掌握的兵工厂实力做认真调研而全力生产迫击炮,哪怕迫击炮在防御作战中效能明显,国府购买的【福博斯75毫米山炮】一门大约能买23门【82毫米迫击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请大家收藏:(91919191)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更新度。

虽说德国没有【6o毫米迫击炮】卖,但是既然历史上八路军都能造5o小炮,想来要自造【6o毫米迫击炮】也没有什么技术难题。

而对鬼子战术的研究也同样相当落后,结果更是没在全面抗战爆前研究出用【6o毫米迫击炮】克制【89式掷弹筒】的相应战术打法——结果就是只能在抗战中以血的教训慢慢学。

既然连【82毫米迫击炮】都这待遇,威力更小的【6o毫米迫击炮】就更不急着仿制了。

“【6o毫米迫击炮】这么经典的连级部队伴随火炮,国府居然不重视?”

唐亮无法理解,更没法想象!

事实上抗战开始后国军的机枪被鬼子掷弹筒各种花式炸,国军居然没想起束之高阁的【6o毫米迫击炮】,于是疾病乱投医大肆仿造【89式掷弹筒】,又因为工艺不过关外加不敢大胆改进设计,结果仿制的掷弹筒只有鬼子原版6o-7o%的射程,还是被鬼子掷弹筒压制,损失相当大。

而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虽然也造迫击炮,不过仿造的是国外更早期的英制迫击炮,口径有75毫米和83毫米,但性能均不如法国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

而且太原兵工厂品控质量只能用一言难尽来形容。

晋造武器采取的包工的模式。

也就是给你一堆原材料,做出一支成品枪给你多少钱,扣除原材料款后才是你的。

这就造成了偷工减料是常态,同时零件不能互换。

而且阎为了节约成本,基本使用碳素钢,使得枪管炮管的耐磨性太差。

阎为了解决枪炮用钢的问题,建立了西北炼铁厂,也就是现在太钢的前身。

只可惜刚建立好,就遇到鬼子进攻山西。

炼铁厂的大部分设备,被鬼子掠走。

阎退到晋西后,之所以还维持轻武器的自给自足。

是因为拆卸陇海铁路没人愿意去,他派人去的。

将二十多万吨轨道钢运到陕西,才勉强维持军工生产。

对唐亮而言,既然这段历史细节不清楚,他决定抛砖引玉:

“国府的【82毫米迫击炮】是仿制自法国同类迫击炮,同期也应该逆向测绘了【6o毫米迫击炮】,如有可能,我们应该从国府那儿了解一下。”

喜欢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请大家收藏:(91919191)抗战:我们的59在前进更新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