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女儿无数,但最出色的就是当年的摄政王。
那时的摄政王并不是摄政王,而是帝后嫡出的太女。
后来,先皇病逝,文武惶恐不安,还不待太女登基,北部的禹卓举兵来犯,一时间内忧外患。
太女请自己的胞姐暂管息壤,自己则亲临边境,力战敌军。
后来,历时三年,敌军退去,但息壤内部早已渐渐习惯了女君的统治。
太女也知,即便自己功高盖世,但三年未见,难保有心之人混淆视听,于是顺水推舟,认女君为主。
但女君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太女,不能以帝王相称,只能以君王相称。
女君册封其为摄政王,辅佐女君行政。
那年,摄政王不过十八。
十年前,皇家秋猎,禁军没有严查,后山禁地出了纰漏,摄政王孤身深入进行探查,却再也没有出来。
女君得知后,雷霆震怒,杖杀了当初的所有禁军,下令任何人不得谈论禁地与摄政王,避免相思成疾。
当年的摄政王有多么风光,如今人们回想起来就有多可惜。
那年,摄政王不过二十。
可以说,当年若非有摄政王坚定不移的辅佐女君,女君根本镇压不住这满朝文武;若非摄政王披肝沥胆,这息壤王朝,早在十几年前就被灭了。
这十年内,无人敢提及摄政王一句,生怕惹怒女君。
十年已过,在息壤百姓心中,似乎已经渐渐忘记,曾经那个风光无限的摄政王了。
如今想来,若是摄政王无事,如今也不过才三十。
造化弄人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