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婉看苏研这么担心,安慰道,“放心吧,就算真发生灾情,咱们县里也不会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苏研来了精神:“怎么说?”
赵婉:“咱们县太爷夫人可是户部尚书的亲孙女,户部尚书就是管国家钱粮的,能不对自己孙女婿的治下抬抬手?”
苏研还不知道县太爷有这么大来头,竟然是朝中有人的关系户。
苏研:“那为什么来我们这里了?我们这儿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啊。”
赵婉:“人家专门选的这不好的地方,就是来弄个好看的履历的,到时候好升上去。”
当今圣上初初登基,很看重那些在偏远地区做实事的官员。
这才两年,已经提拔7、8个到朝中要职了。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三年前的新科状元秦元清,已经从边陲小县的县令,变成了朝中四品大员。
深得皇上信赖。
多少人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了。
这样的一步登天,怎么不让大家纷纷效仿,试图成为下一个他?
苏研听完之后大为惊奇,没想到赵婉对朝中的事情也说得头头是道。
赵婉:“我知道的这些只是皮毛,都是从朝廷的邸报上看来的。”
苏研:“你们家竟然还能弄到邸报?”
赵婉:“我爹辗转托人买的,但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往往距离事情发生起码都过了三四个月了,我们也就只能看个热闹,给自己提个醒罢了。”
苏研理解的点点头。
古代的交通,再加上这种官方报纸刊印数目稀少,都是他们这些人无法及时看到邸报的大障碍。
赵婉:“所以说,咱们县里有这两位坐镇,就算明年粮食欠收,赈灾也会最快速度的下来,不用太担心。”
苏研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点点头,“那就好,别管是不是人家故意做履历还是什么,只要是能让庄稼人拿到好处,是不是真心不重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